ABC小说>军事历史>大国崛起1644>第184章黄德功带来的消息

以大明现如今的军事实力,就算是两线作战,满清与蒙古都讨不到便宜,关键还是大明内部不稳,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重燃战火。

“他们其实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否则巴图尔珲台吉不只是陈兵边界,东北方面也不仅仅只有汉八旗在那里闹腾了。”李鸿飞分析道。

巴图尔珲台吉看上去声势浩大,却根本不敢轻易入关,要不然以蒙古人的性子,以往都是偷偷冲进来,抢了再说,不可能像这次一般,干打雷不下雨。

这东北的局势就更有趣了,仅仅一群汉人降将在闹腾,真正的幕后黑手,却销声匿迹,显然也只是在虚张声势。

“巴图尔珲台吉那边容易解决,实在不行,答应他们的条件,开通互市,令其尽早撤兵,这样我们就能腾出手来,专心对付东北的朱由崧了。”李定国提议道。

如今这个时候,想要继续推行军制改革,那就只有暂且忍让。

东北那边李定国没法劝,也不会劝,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巴图尔珲台吉下手。

“不能退让,一旦退让,对方铁定会变本加厉,我们能给的东西有限,如果真有人存心捣乱,他们是不会在乎底线的。这样,先让司徒燕派人查一查,看看巴图尔珲台吉搞这么大阵仗,到底想要什么,同时阿济格那边也不能放过,总觉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李鸿飞说道。

如果只是互市那么简单,巴图尔珲台吉根本不会派大军出动,而李鸿飞等人代表了大明的脸面,自然不能太过软弱,就算李鸿飞肯妥协,下面的人也未必愿意,甚至有可能借此大做文章。

而且纵使西北有八万骑兵,但对大明的威胁并不大,就算真的打起来,李鸿飞东挪西凑,也能凑齐足够应对的兵力。

关键还是东北,满人一直没有动静,万一明军与朱由崧开战,满清八旗再趁势捣乱,为了巩固边境安全,大明最少需要在北京至盛京一线,屯兵二十万,才能有足够的底气。

搞清楚阿济格等人的意图,对明军而言十分重要。

“要我说,实在不行,先打了再说,只要运作得好,通过战争收回兵权也并非不可能!”李定国说道。

他的意思很明显,李鸿飞手上有近半嫡系部队,只要将有异心的军队派出去作战,朝廷在顺势卡住后勤补给,不怕这些人不就范。

补给,军饷都在朝廷手上,随便使点绊子,那些领兵将领绝对不好受。

另一个时空的老蒋,在抗战时期为了收拢兵权,就是用的这一招,没想到李定国够狠,也想到了这一招。

“不到最后,还是尽量别用,先看看情况吧。”李鸿飞说道。

事情还没到那一步,能和平改编,还是尽量别用借刀杀人,毕竟最终消耗的,还是大明的国力。

不得不说,李鸿飞做事太过贪婪,既想完成军改,又不愿做出任何妥协,更不忍心消耗军队的实力,这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正当二人对如今局势十分头疼之时,门外又有侍卫禀报:进京面圣完毕的黄德功,带人闯进了中南海.........

“那家伙跑来干嘛?难不成连皇上都没说服他?”李鸿飞眉头紧皱。

对于黄德功进宫面圣,李鸿飞都懒得跟他见面,一来是为了避嫌,省的被有心人传出去,说李鸿飞提前威胁黄德功。

李鸿飞已经跟朱由检“和解”,相信对方会做出明智的选择,黄德功要面圣,李鸿飞不但没有阻拦,更是吩咐宫中侍卫,大开方便之门。

随你怎么闹,反正李鸿飞稳坐钓鱼台。

这二来嘛........放黄德功进去,也有一番试探的意味在里面。

黄德功只带了五百亲卫,而紫禁城中的守卫全是李鸿飞的人,两人谈点什么,根本瞒不住李鸿飞,如果朱由检想搞事,那也不介意就此撕破脸皮。

“应该不会,宫中都没有消息传出,证明皇上说服了黄德功,不然我们早就应该得到消息了。”李定国说道。

确实,如果两人真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哪怕是撇开侍卫进行密谈,这会儿也早就有消息传出


状态提示:第184章黄德功带来的消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