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明末乞活>第四百五十六章.才回来

本站收录的所有均由本站会员制作上传,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本站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属于相关法规规定的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且未直接通过收费方式获取利益,

适用于接到权利人通知后进行删除即可免除责任的规定。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co?2013263中文allrigsreserved版权所有执行时间:0.394447秒

icp备案号:湘b2-20100081-3互联网出版资质证:新出网证(湘)字11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10]129号

这次江南的祸端,用句后现代的经济术语就是通货紧缩,因为市场上大量的粮食被直接抢购走,市面上粮食数量不足,导致了粮价暴涨。

这次粮价暴涨对一般小农打击还不算大,除了两淮严重依赖江运缴纳赋税,被官府逼迫而破产的,剩下乡里靠着自己耕种的自耕农乃至佃户都影响不大,然而却是对江南的经济又来了当头一棒,好不容易城镇化起来的江南工商业几乎遭遇了雪崩一样的打击,大量市镇变得迅速荒芜,受灾人口甚至统计不过来。

唯一实行救市的只有有宋青书的加多宝商号,九百万两白银花出去之后,宋青书也不是烂好心的白白发出去,而是开始了以工代赈,以粮食为薪酬大量招募工人。

罗斯柴尔德家族有一句名言,当大街上血流成河的时候,就抓紧买资产吧!因为养不起工人了,江南破产的工商业主不计其数,这次真的叫鲸吞了,从松江往浙江蔓延,有的整个镇子整个镇子都成为了宋青书的产业,原本加上应天的五十万工人,一举翻到了一百万,要是算上家属,整个依附他的江南人口恐怕不下三百万了。

不过没人羡慕他,北方凋敝成这副模样,江南经济也一蹶不振,能买得起新衣服的人家越来越少,香皂,镜子等等更是奢侈品,空有巨大的产能,产出的东西没人要,又有何用?

其实宋青书自己也是没底儿,他也是被逼出来的,不说不少人有亲眷,人之常情,如果不出手救市,经济将更加凋敝,商号产出的东西也更加没人愿意买,到时候恐怕熬不到崇祯十七年,江南就先崩溃了。

衣食住行,天下生意无不是围绕着这几点,就算金融的票号也不过是其衍生物,这次把北方的粮食市场丢了,又多了这么多员工,宋青书不想捞回来才怪呢。

从九月份开始,原本松江府荒凉的河滩上,来来往往拉石头的车子就开始跟过江的泥鳅似得,把一块黄浦江边用石头水泥给垫起一大块,水泥把外层抹平了,就跟一块大石头似得,这在这个时代可不多见,要知道当年朱元璋曾经计划雕凿一块巨像,还没有这五分之一大呢,将近五公里长,五百米宽的一大块,实在是令人啧啧称奇,不少苏州杭州,浙江一带的富户甚至专门跑来看这儿的景观。

这头人来人往,乞活军也没闲着,接着又是大量的砖块水泥钢筋运来,这头人沿着江边海滩啧啧称奇,那头工人们又是把地掏出深深的眼儿,把钢筋与水泥填充进去,接着向上不断的堆砌,反正如今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差不多在黄埔江边有八万多青壮,如此多的人力,一栋栋极具异国特色的建筑物开始拔地而起。

这儿一片滩涂如今一钱不值,可要放到后世,估计宋青书奋斗一辈子,连这儿个厕所都买不起,这儿就是后世大上海的外滩,当年的十里洋场,不过后世那些万国迥异的建筑物都是英租借时期老外,造的,宋青书不可能让那种屈辱再出现,所以抢在上海开发之前,他要自己先造起来。

衣食住行的衣丢了,那就在住上做点手段吧!

开发松江可不是宋青书一时心血来潮,后世这儿的大上海能兴起,绝不是偶然,经营龙


状态提示:第四百五十六章.才回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