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明末乞活>第三百九十二章.粮

本站收录的所有均由本站会员制作上传,纯属个人爱好并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用,作品版权均为原版权人所有。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如果版权所有人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本站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属于相关法规规定的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且未直接通过收费方式获取利益,

适用于接到权利人通知后进行删除即可免除责任的规定。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co?2013263中文allrigsreserved版权所有执行时间:0.394447秒

icp备案号:湘b2-20100081-3互联网出版资质证:新出网证(湘)字11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10]129号

拉锯谈判了足足快一年的招安,在崇祯九年九月中旬还是成了,乞活军正正式接受朝廷的招安,给宋青书的官职这次也不小,两淮总兵,隶属庐凤总督马士英麾下,兵员一万,军饷年发三成,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广大区域,名义上都是他的防区,不过实际上,他的军队还是在英霍山以及安庆这头窝着。

虽然和朝廷眉来眼去许久了,可是既高迎祥被杀之后,乞活军的招安对于农民军的震撼依旧是颇为大的,毕竟乞活军也是从陕北杀出来的三十六营重要一支宋青书在农民军名头还算不小呢,不少农民军将领据说指着南面破口大骂,就连继承闯王的李自成都斩木以示愤怒。

唯一没出声痛骂宋青书的,也只有八大王张献忠了。

不过乞活军从根上就与其他农民军不同,宋青书打造的就是一支维护明末这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军队,他可以称为民变军,却不能称为农民军,而且关键时刻,就算宋青书也必须服从本阶层利益。

这个利益就在粮食,两淮是除了湖广之外又一产量大区,九月份,正是秋收时候。

无为州,泥河镇。

有着长江的水利灌溉,哪怕是小冰河期,这儿的水稻田依旧郁郁葱葱,农历九十月份,正是秋收的时候,可惜,看着满田地沉甸甸的麦子,这儿的农人还是高兴不起来,尤其是粮长李老白,看着稻田,他简直愁到了极点。

要说这粮长,在大明初年可气派着呢,朱元璋建都南京时候,在江南划分了若干个粮区,以当地大户为粮长,粮长虽然不是官,权利却大的很,区内钱粮的征收还有押运都是他们说了算,甚至拟定田册,申报灾荒减免他们都有话语权,每年押送粮饷进京,还能得到觐见皇帝的资格,表现好的粮长能直接委任以大官。

可到了明成祖迁都京师之后,粮长的日子就没那么风光了,粮长的管理由皇帝直接管下播给了户部,觐见的权利就没了,不过凭着特权还是有上下其手的机会,大多数还是以当粮长为荣,粮长也是采取的世袭制度,除非这个家族犯了罪,不然一直是他们的。

不过有句话叫吃了的早晚要吐出来,到了正德年间,粮长的风光就到头了,这年头江南土地急剧兼并,拥有特权不纳粮的户数也越来越多,直接生产的农民已经不堪重负,开始相继逃亡,这农户能逃,粮长却逃不了,完不了的税负就得他们补交,不少风光了一百多年的大户短短几年间相继破产,也越来越没有人愿意担当粮长了,以至于官府的要求不得不直线下降,最开始中等人家也可以充任,后来下方给里长,最后里长也逃的差不多了,不得不下方给贫农。

到天启年间,粮长的半官性质已经戛然而止,变得和徭役差不多的一种负担了,李老白就是这样。

别看水稻长得好,能征收的连一半都不到,而且这一半,还有三分之一需要缴纳租子给城里的地主,剩下这点,要完成一千担的征收,太难。

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还是李老实还必须负责把粮食押运到应天府,在那儿装槽船运往北方。

拉这些东西,后世雇两辆长途大货车还得五六千呢,更别说运力低下


状态提示:第三百九十二章.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