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历史扳道工>第336章 乌鸦嘴

在古代中国人的概念中,“丰饶”意味着“风调雨顺”,那么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肖甜甜会拥有掌控风雨的力量了。

而这种力量,对前来进攻西夏的宋军来说,却是毁灭性的。

对孙珲来说,更要命的是,她现在竟然没有了苏德战场时的记忆,根本不认得自己了!

难道自己这一次,要和她在战场上以“神力”一拼高下吗?

这种情况,是他最不愿意见到的!

更别说掌握自然伟力的她,要比自己强大得多了。这也是他选择立刻离开兴庆府的原因之一。

要怎么才能让她恢复记忆,想起和自己的往事呢?

“真让您说着了,”岳飞的声音将孙珲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当中,“这黄沙真的要来了。”

岳飞话音刚落,便有人跑过来报告岳飞,说向导说黄沙也就是沙尘暴要来。

孙珲抬头看了看天空,此时天空仍然非常晴朗,只是风比刚才大了许多,不时传来呜呜的声响。

“怎么知道要来黄沙了呢?”孙珲看不出个所以然来,问道。

“您看那里,那就是黄沙来临的前兆。”岳飞指了指一个方向的天空,孙珲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那里有一条黑线在飘动,仿佛一条蜿蜒游动的蛇。

黑线飘着飘着,便急速的开始扩大,风力也变得更加的强劲了。

“传命下去,所有人马上找背风的地方躲避。”岳飞命令道。他的命令一下,将士们立刻忙碌起来。

孙珲看到西面的天上,灰蒙蒙一片直压过来,天空瞬间变成了一边灰黄,一边湛蓝,他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壮阔奇景,不由得呆住了。

灰黄狠狠的挤了过来,湛蓝迅速的退了出去,不一会儿,整个天空便被沙尘一口吞了。只有太阳在挣扎,一会儿被沙尘推走,一会儿又挤进来,在灰黄的天上,变成了一个忽强忽弱的亮点儿。

紧接着,一道沙墙好似山岳一般的腾空而起,平移而来。

孙珲一下子明白了王之涣的那首《凉州词》里头一句的“黄沙直上白云间”是什么意思了。

“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又称《出塞》,以前读到它时,受到广为人知的那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影响,误解了诗意,可在现在这一刻,孙珲才明白,诗人的描写是多么的形象。

后世已经见不到《凉州词》的唐代原刻本。存世最早的版本是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清朝乾隆年间,由孙洙选编的《唐诗三百首》中,把这首《凉州词》的第一句改成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些文人也十分赞赏,认为“黄河远上”比“黄沙直上”“富于美感”。二百多年来,随着《唐诗三百首》的广为流传,以讹传讹,以至于后世的人们大多只知道“黄河远上”,而不知道还有“黄沙直上”一说,更不知道原诗竟然就是“黄沙直上”。这么改,这一句是“美感”了,但却与全诗的情调格格不入。更为严重的是,它脱离了生活,违背了玉门关与凉州的黄河相距1000公里的地理实际,抹杀了西北地区频发沙尘暴天气的气象事实。

“黄沙直上白云间”,这是西部地区历史上称“雨尘”、“雨土”,今天称之为“沙尘”和“沙尘暴”天气的真实写照。有一次我国气象学创业人竺可桢自东向西,出嘉峪关不久,便遇上了沙尘暴,其时一阵狂风,卷起黄沙,接天滚地,迎面冲来,锋面壁立,汹涌前进,顿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历久不息。竺可桢联想北方夏秋间的青纱帐,当时把这一大规模惊天动地的自然现象戏名之为“风沙帐”,但仍不如“黄沙直上白云间”形象,“黄沙直上白云间”可以说是描写河西走廊风沙帐的绝妙佳句。

此时狂风卷起的千里尘沙,便像黄云一样直上高空,把太阳遮得昏暗无光,天地间一片黑暗,狂风怒号,有如百鬼夜哭一般。

“您是第一次看到黄沙雨尘,是吧?”岳飞看着孙珲笑了笑,问道。


状态提示:第336章 乌鸦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