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战国风云之秦时雨>十、平阳挥鞭咸阳惊,君臣共议战和谋

咸阳,可以说是战国中防御最差,最无都城气象的一座城市。当年,孝公西取蛮夷之地,为巩固西彊统治,欲向西迁都于咸阳,遂命上大夫甘龙主持修建新都。甘龙仅仅用时三个月,上报完工。孝公跑去一看,险些吃惊落马。他手执马鞭,怒指甘龙,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因为他实在不知说什么才好。新建的咸阳城,高仅二丈二,无女墙,宽仅三尺,泥木城门,风吹欲倒。说白了,就是个土围子。甘龙从容以对,只一句话,便使孝公转怒为喜。他说

恒无外患者,国必危亡,且建城之资,可扩秦军数万,天下名城尽可夺而取之,何为修广名都,遗给他国。

孝公闻言大悦,令史官留言后代秦君,非亡国,不扩咸阳,不修城防。到昭襄王时代,咸阳城防更是破败,而且早己承载不下日益增长的人口。又不敢违备孝公遗令,只得在城外修渠为界,又在渠边立了四道关卡,充作外城。

时至正午,一队赵国骑士,高举旌节,于大路之上呼啸而来,在咸阳外城东边关卡收住缰绳,停下马来。一名骑士上前,向守备军士出示通关符碟,言道

赵国平阳君奉命出使秦国,请予放行。

关卡处,近百秦军严阵以待,一名秦军百人将接过符碟,看也不看,高呼一声道

使者?不是来请降的嘛?奈何高居马上。给我下马,卸甲。众秦军挥剑舞戈,高声齐呼,下马,卸甲。

平阳君闻言,提马冲出,一马鞭抽倒那秦军百将。众秦军张弓持戈,围上前来,却又不敢真的撕杀。赵豹一挥手,甩开指着他的几杆戈矛长枪,打马追到百将身前,也不说话,只一顿皮鞭抽打而下。众秦军知他身份,想拦又不敢拦,一时有些慌乱。

住手。关卡之后,闪出一名文士,迎上前来。赵豹闻言又抽一鞭,方才停手。不再理会那紧握配剑,怒视着他,恨不能将他一剑斩下马来的百人将,平静而威严地说道

你又是何人?有何资格喝止于我。吾乃大国公子,一地封君。久闻秦国野蛮,不尊周礼,自外于中原。武王灭周,擒拿天子,视天下诸候如臣仆。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尔等如此欺辱,可是奉了秦王之命?还是应候之令?

文士心中羞恼,却自知礼亏,不敢发作。强作笑容,上前行礼而言

还请平阳君见谅,暂收怒火。吾乃秦国典客少卿严胜,奉王令来迎君上。守关军卒失礼于君,皆胜来迟之罪。还请平阳君以国事为重,不必与之计较,且随吾入城,至客馆暂歇。

赵豹心中明白,这是秦国君臣有意为之。一是要给自己一个下马之威。二是试探赵国派使者来秦的目的和底线。自己己亮明态度,也不必再与一小卒致气,失了贵族风度。

请君前面带路。吾等来秦,一路风尘露宿,今日暂先于客馆休整,来日再请见王上。

严胜心中一笑,不由想到

看来赵国求和之心虽然甚急,但亦不是软弱可欺之态。当提醒王上切勿逼迫甚急,以免彻底激起赵国君臣拼死一战的决心,将赵国逼入孤注一掷的绝境。

他挥手令人牵过马来,翻身而上。还请平阳君随吾入城。

一行人骑马入城,于路左缓行。赵豹等人看城内秦人昂首阔步,笑语欢声;男女老幼的言行举止,井然有序;街道宽广洁净,坊居规整平直;巿面繁荣而装饰质朴,心中不由一阵感叹。

行至客馆,将众人安置于一处院落之中,严胜等人便告辞而去。

赵豹独自坐于堂屋之内,看着院外如木桩般看护站立的秦军士卒,心中若有所思。赵宛、吕飞等人虽己先行潜入咸阳,但不知有没有秘密联系上前使郑朱和吕不韦等人,打听到咸阳虚实;也不知事先定好的那些计划,是否顺利得到施行。算了,秦人看管甚严,无法与他们联系,多想无益。估计不出两日,秦王必会召见,届时便知他们行动之效果了。

在平阳君思量如何完成此次来秦求和的使命时,秦国君臣也在商议如何对待长平战后的时局,如何对待赵国。

与咸阳城相比,


状态提示:十、平阳挥鞭咸阳惊,君臣共议战和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