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范进的平凡生活>第一百四十九章 冲突(上)
豪。

汤显祖师从心学名家罗汝芳,而罗汝芳则是何心隐同门,算起来,何心隐还是汤显祖叔伯辈人物。其在家乡还搞过萃和堂,合族共居,财产公有按需分配。按范进看来,这很有点像后世欧洲的空想xx主义欧文、傅立业他们搞的那些东西,也与他们一样以失败告终。

其最有名的事,莫过于在嘉靖年间联合蓝道行搬倒严嵩,也因此遭人所嫉,不得不隐姓瞒名化名行走天下,连家乡都不大敢回。

但不管如何,在当今天下而言,何心隐既是名儒,亦是饱学文士,在湖广乃至整个东南都有圣人之名。他来岳麓书院讲学,自然是本地文坛一大盛事,讲学之后想来也知必有文会之类的娱乐项目,也少不了红袖添香的美人。

诗文,名气,美人,这些话题于大多数读书人而言,都有着足够的吸引力。张二郎提起这些,却显得有些不屑一顾,言语中对于何心隐也并不十分服帖,只说着,

“科场之内,还是以文章定成败,名气大其实也没什么用。他讲的那些东西,其实是拿不到台面上的,只能在乡下糊弄些百姓,只好算野狐禅,上不了大台面。不信让他下场试试?还不是照样要做八股文章,不敢有丝毫违制之处。咱们读书人自己得先弄明白,什么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学问,什么又是可有可无的小道,也就是这等私学,才会请何心隐这种欺世盗名之徒来讲课,官学里就绝对不会。”

“张兄说的是,那这讲学张兄是否要去?”

“讲学我们是不必去听的,听他讲那些东西,又有什么用?但是岳麓书院是该看一看,不管怎么说也是一处名胜,万无不去的道理是吧?再说长沙又不是只有一个何心隐,好地方还是不少的。我这次到长沙,实际是奔着崇仁书局那镇店之宝来的,家严心仪两物久以,为人子者,自当孝敬尊长,帮家严了却心愿。”

一名书生道:“张兄,你说的可是书局里那一唐一宋?”

范进问道:“一唐一宋,那是何物?”

“范兄有所非知了,这崇仁书局是吉王府的产业,掌柜宋崇仁已亡,现在掌柜是他兄弟宋崇礼,都是王府的管事。想那王府所藏何等珍贵,内中自不乏佳品。这一唐一宋,就是佳品中的上品了。其中一唐便是大唐颜真卿的一幅真迹。这话不说范兄也知道,当今天下挂名真迹的多半都是伪作,连那本朝唐寅的画,现在都有人作假了,何况是前朝的?可这崇仁书局的颜鲁公真迹,可是真正的真品,价值连城。另一宋呢,则是一部宋版书,乃是北宋年间刊印的一部新唐书。自成祖爷爷修永,坊间极是难见。偶尔有也是佛经居多,像是这部新唐书可是少见的很,当真是宝贝。店主人等闲不拿出来示人,只当个幌子用,我辈买是买不起了,如果可以看几眼,也算是祖上有德了。”

张二郎摇头道:“你们啊,不要人云亦云,如今文渊阁里,也没几本宋版书了。武世二庙的时候,都让那位大才子杨慎给盗了去,如今不知道流落到哪里。这几年世面上宋版书渐多,都是那时候偷出去的。”

话音未落,其同行的一个兄弟用手轻轻碰了他一下,示意其注意言行,张二郎却不以为然道:“碰我做什么,我又没说错话,不信看看,还有几本宋版书……我可是实地看过的,根本就没几本……”

这个张二郎……湖广人……文渊阁。范进大概已经猜出此人身份了。

文渊阁是内阁值房,除了阁臣就只有值宿的武士可以进去,这人既然一副贵介公子派头,当然不会是武人子弟,那剩下的身份就是阁臣。当今朝中姓张且是湖广人的,除了张居正还有谁?这个张二郎,想必就是张家二公子张嗣修。

这样一来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三兄弟美的像妖孽,毕竟张居正是国朝有数美男子,他的子弟又怎么会丑。这也就难怪,为什么张二公子的言行,一副十足的二世祖派头。

前世也见过这种高门公子,提起宫闱秘事如数家珍,以讲别人不知道或是不敢讲的秘闻为乐,借此揄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九章 冲突(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