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吾生于大明1600>227章 溃败
心也可见一斑,这完全不像后来几百个八旗兵都敢追着几千乃至近万明军打。现在杜松卖了这个大的一个破绽,他若是还抓不住机会,那就是他傻了。

他立马召集八旗的全部主力,准备用5万多八旗军来对付那杜松1万余人,要的就是一举定乾坤!

而此时遇到良机的后金大汗奴儿哈赤是一刻都不想耽搁,立即率八旗主力前往救援,而在奴儿哈赤数年经营扩张之下(这得拜李成梁所赐,此人在后金力量少的时候,砌筑了一道城墙,让奴尔哈赤发展,而等奴尔哈赤吞并各部强大起来后,又以对方势大为由,拆除城墙将军民迁走),后金八旗早已不是明朝君臣想象中的仅“控弦三万余。”而是一只拥有二百二十个牛录,人数约在六万左右的大军。

此时单就杜松的西路军来说情形已经十分不利,但杜松未曾看到这点,也没有继续撤退的打算,一个猛人自然是有脾气的,他不但没有在接触到那几百骑时采取与大军汇合的念头,而是继续向吉林峰的后金军发起攻击。在他眼里应该是没有当心后金的援军。

直到有探子来报,不远处灰尘蒙天,马声一里外都可闻,这才发现后金大军已经向自己而来,连忙收拢部队,这一次他再次展现了他的勇猛,不但没有固守待援的想法,甚至企图在附近设伏。只是他这脑子想的到的,努尔哈赤这个鏖战辽东,完成统一女真的人怎么会想不到呢?

正当明军正要进入伏击阵地之时,却遭到早就埋伏在此的后金军袭击,以逸待劳的后金军在黄台吉的带领下冲杀而出,以是疲乏之师,士气低落的明军毫无疑问的大败,到了此时杜松才不得已率军退到吉林峰山脚据阵防守。

杜松望着外围鲜衣怒马的,漫山遍野的后金军队,在看看自己手下那些已经露出明显的胆怯的将校,大怒道:“诸位深受皇恩,心中当明,建奴势大我未尝料到,冒进也是我的过错,现下情形凶险万分,诸位应当做好以死赴国难的准备。”

他是做好了以死赴国难准备,但底下诸将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最后才轰然说道:“末将定当以死报国。”只是这其中有几人真,有几人假,却是不知了。

外面努尔哈赤正拿着上次俘虏吴正德是搞到的千里目,这些南蛮子真是可恶这些物件怎么也不肯卖,说是自家也就这么几根少不得。

他看着杜松阵内的,看到那些已露出胆怯的明朝士兵,看到明军阵中也无大型的火器,防守更加薄弱,知道这些他就知道这一场他赢定了,恶狼对于胆怯的羔羊可是最喜欢的,努尔哈赤加紧叫手下准备,准备一击拿下。

肃杀的号角响起,明军众人心中陡然一紧,转息间后金大军冲杀而来,杜松披上战甲与之冲杀起来,杜松悍勇异常,带着手中亲兵,连杀数名八旗兵,军中气氛明显高昂起来,只是杜松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某些人的猎物。

后金是半游牧办渔耕民族善于骑射,这骑射一在与骑,二在与射,重箭穿甲狙杀军官这一套战术后金可谓是如火纯青,那怕是一个平民百姓都知道杀了敌人的大官功劳更大,努尔哈赤又在明军体制中摸爬滚打数十年,自然知道明军都是明军非常依靠将领和家将的勇猛鼓舞士气,只要杀死几个这样的头目,明军就会自己崩溃。所以他制定出一套击杀军官的法子,一般来说敌人领军前进者,一定是头目,所以遇上这样的头目,“我兵见之即打”。所以后金狙击将官的能力非常强。

杜松正奋勇杀敌越战越勇之际,忽然心窝一痛,低下头一看,一只重箭稳稳扎在他心窝,血迹如流水一般,染红他衣盔,他还来不及拔出箭来,凭借热血在杀几个鞑子,又有几箭袭来,其中一箭正中头部,杜松最后看了一眼弑杀的战场,永远闭上了他双眼。

主将一死,明军士气大减,不少部队已经想要溃逃了,他手下的家丁见到主人身死,也无心恋战,卷起杜松的尸体准备将他带回去,这些家丁都是杜松拿银子喂饱了的,对于杜松来说最是忠心不过,此


状态提示:227章 溃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