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魏武元勋>第二十二章 岁在甲子
宝,只为博皇帝一笑。

自天黑一来,大殿之内灯火通明,山珍海味琳琅满目,众大臣推杯换盏,好不热闹,这些大臣,几乎都是钟鸣鼎食的大户,虽然这烧刀子酒很贵,但也没贵到连这些人都喝不起的地步。只不过今日皇帝请客,大家能有机会开怀畅饮,志同道合之人一起谈天说地,顺便恭祝一下陛下龙体安康,还能休息十日,也算是人生一件乐事。

皇帝大臣们这些天里推杯换盏,喜气洋洋,可惜百姓们却不这么想,连饭都吃不饱,衣都穿不暖的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还有什么好喜庆的?杜甫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今时今日最真实的写照。

好在还有太平道,能施舍我们一些粥饭,若不然,只怕我等连这个寒冬都熬不过去!这是个什么朝廷!

张曼城已经四处传书,叫大家都收徒众,自己更是亲自跑到黄龙那里,告知他起义计划。马元义也亲往荆州,安排人马赶奔邺城,更是派邓茂亲往扬州,让那里的刘辟、龚都带人前往邺城,准备起事。张梁、张宝更是亲自分划这三十六方,徐和、波才、左髭丈八、黄龙、于毒、卜巳等人尽皆上榜,就连眭固、张白骑、郭太等三代弟子也成为一方渠帅。

唐周则马不停蹄,安排各方人马打探消息,张贴暗号,一时间八州太平道众,尽皆粘贴“甲子”二字于门上,更是将无数信息传递给了张角等人,一时间仿佛起事就在眼前。

张角等人在将三十六方渠帅一一决定,各地消息纷纷收集之后,最终决定在三月初五这一日,八州一同起事,彻底推翻汉朝与世家大族的盘剥。马元义更是亲自去往洛阳,面见封胥等人。

马元义自然也不是耿直之辈,他知道自己若想见到封胥、徐奉等人,自然是千难万难,他们是不可一世的十常侍面前的红人,那里是自己这种升斗小民可以随便见到的?

因此马元义先以财宝开路,打点上下,封胥见了财宝自然心中欢喜,便见了马元义,可谁知马元义让他屏退左右,却说起了造反的事情。封胥心中自然是千般不愿,可马元义一说自己等人起事形势大好,有胜无败;二讲你既然收了我的钱财,自然和我一体,若不然让皇帝知道,你也只能是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马元义这一套威逼利诱,直把封胥折磨的焦头烂额,最终只得应了马元义,愿与他太平道里应外合,推翻大汉。

马元义用这一套,在洛阳拉拢了不少底层的官员小吏,眼见已经要二月了,他自己更是留在了洛阳,准备等大军杀到,自己好配合张角等人快速拿下都城,如此一来大汉也就不复存在,张角荣登九五,自己这些人还不都是从龙之臣?到时候荣华富贵享用不尽!想想都美。

只可惜马元义的美梦落空了。在一个没有月亮的深夜,一群如狼似虎的捕快踢开了他的大门,把他从床上直接揪起带走。如果是高夜在这里一定不会奇怪,做为一个后世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唐周告密这件奇葩的事情?

只不过马元义自己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明明隐藏的很好,每日里言行颇为小心,既不会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言语,也没有做什么引人注目的事情,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让自己有了这场牢狱之灾?难道是冥冥之中,天不佑我?

不过当他在大牢里,听审讯他的小吏告诉他,是一个叫唐周的人上书告发此事的时候,他的心里却更加的疑虑。唐周是自己的师弟,追随恩师已经十年有余,究竟是因为什么,才让他在这个关键时候向朝廷告密?只可惜这一场尽心策划的起事,恐怕是没什么好结果了。至少,自己是一定没有好结果!

马元义哪里能想得到,唐周的叛变早已是在他们当日商量之时就埋下了祸根。唐周本是张角的三弟子,按理说地位应当仅次于马元义和张曼城,只可惜张角素来不喜欢这个弟子,认为他不学无术,毫无才能,因此总是教训却又不曾委以重任。唐周自从安排完张贴“甲子”一事之后,便返回广宗,此时张角等人也已将三


状态提示:第二十二章 岁在甲子--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