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带着系统去宋朝>第197章、风景好

武松倒是有心替宋公明哥哥收了这两个洋人小弟,拉这两个也上梁上来入个伙什么的。

一时却不晓得从和入手。

只能先这么接触着,看看再说。

他倒是一点也不在意洋人是不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问题。其实唐宋以来,白皮肤大鼻子彩色眼珠子的洋人满地乱跑,大宋军民早就司空见惯,并没有什么可惊诧的。

关西五路多得是彩色眼珠子的勇敢军官。

丝绸之路当年畅通时,来往的胡商更多。

杭州、明州、台州、温州、福州、泉州的彩色眼珠子异民族,更是成群结队,拉帮结社。号称好活儿的西湖船娘,其中起码三成都是洋妞。

要一直等到朱熹那个年月,北方异民族雄心勃勃,想要融合大一统。南方汉族既没了光复北方的豪情,也没有了用上善若水的文化理念,和谐融合隔壁猛男的怀柔胸襟,成天唯恐自己的文明被异民族吞噬,这才开始大搞华夷之防。

总之那是南宋才有的自怯性。身在北宋的武松同志一点也不在意在农家乐馆子里遇到老外的问题。

连这里的店小二都不在意。

因为这里隶属于南京应天府,也即是商丘。昔年陶朱公范蠡老爷子达成中华著名大富翁成就的商人聚集地。这地方,天生就充满商业文明的独特气息。

大宋的国策还是比大唐略保守些的。毕竟粟特人安禄山给了大唐致残的一刀,这是个沉痛地教训。

所以东京城里对海外商人出入是有所限制的,清河上明图里头一个老外都没有。这些老外,被限制在南京地盘上。按照后世流行的说法,海外通商之事,以南京北京为限,不得越境进入东西两京。

这两个佩戴银十字架的外国道士,出现在南京城外实在再寻常不过了。这商丘南京,本来就有那么点开埠通商口岸的意思。

武松觉得,应该抓走这两个老外。带回梁山交给卢博士研究研究。卢博士一向注重这一类奇怪事件的研究。当然,梁红玉的东皇钟,同样也是卢博士必然感兴趣的存在。

直接捕获两个老外,并打包带回数百里外的梁山泊。略有点难,倒也不算太难。

梁山距离开封和商丘都不算远。倘若武松没有中途改变行进方向的话,从济阳一路北上就可以途经甄城直抵阳谷县。几百里的行程而已,快马加鞭也就是两日的路程。如果是从商丘这边过去,还能更近一些。一日一夜就可以赶到济州府郊外的黄泥岗。济州跟梁山之间并不直接相连,但梁山在大湖和大泽的正中央,济州却在大湖南岸的六点钟方向。考虑到梁上对水泊地区的舟船拥有事实上的控制权这个因素,只要在济州府地界上了船,也就算进入了梁山势力掌控的安全区。所以,按最近路线来考量的话,从眼前这个谢家脚店出发,一路狂奔的话,回到解放区只需一日一夜,回到梁山总部也就一天半的行程。

可以抓个有价值的样本送回大本营,这个想法让武松的心情微微有点激动。

武松也不贪心。这里有两个异域妖道,他只打算带走一个。另一个,索性就作为福利留给赵官家好了。刚刚对小公主有所虐待,是应该赔个利事红包什么的给人家,以示天道公正。要知道梁山委员会的口号一直是替天行道来着。武松可是很认真地注重着天道和正义方面的细节问题。

于是,梁红玉又要怎么处置呢?

武松这时候痛感一个好汉两只手脚,简直不够用的。

他原本还打算勾搭一下这个东夷古国重器的携带者,说服她志愿前往梁山旅游观光一趟来着。

话说,这还真是个认真的想法,并非扯淡。

在熙宁十年的大洪水爆发之前,梁山泊那可是方圆千里地界上最有名的观光旅游胜地。至今聚义厅下还妥善保存着王安石、司马光、苏轼、周敦颐等人的诗赋碑刻呢。这些人都去我梁山旅游过的,还都有签名题词留念。

对于李清照和她的丫鬟而言,武松觉得梁山这地方其实是很有人文气息,很有吸引力。只要对方不是特别忙,又


状态提示:第197章、风景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