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重生随想录>第十七章 策论

在庞愉来到燕园并且见到吴教授的第一天,吴教授就给庞愉布置了一篇作业,说说对于华夏近代史的看法。这也是知道庞愉所读的都是古代史之后,吴启文特意出的一份考卷,考考庞愉对于历史的见解已经历史知识的应用。

庞愉自然是读过华夏近代史的,总的来说就是两个词:苦难和耻辱。不是说华夏历史上没有过这些,但是从来没有像近代以来持续了那么久、伤害那么深,而这也是所有华夏人所不想记起但也难以忘记的历史。而且这一段历史的影响力及至今天仍然是这个国家头上的一片阴影,可以说这一段历史影响了华夏未来一百年的国际战略。

这可以很好写,但是要想写出真正的观点,那很难。如果是一般人,肯定是写一些不能忘记历史之类的文章就交了上去。只是这观点已经太过通俗,吴启文就是想在庞愉这里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这才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就像作文题目是“爱”一样,你怎么写?

庞愉想了许久,想到了前世在华夏开始逐步复兴之后,网络上以及生活中都开始兴起了一个涉及多方面的有关东西方文明的讨论,而讨论的内容很简单:文明的优劣性。反正是支持哪方面的都有,谁也说服不了谁。

庞愉打算就从这里入手,从西方文明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主要观点入手,直接来一个釜底抽薪。而在这个年代还是有着一种“外国的东西一切都好”的看法,自己这个观点一出来,不说惊世骇俗,但也足以打起一大片浪花。

最后这篇文章更多的是变成了一种由近代史引发的思考,同时有一种对未来的展望,写到后面的时候,庞愉下了一个结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最后所带来就是地球因为在无尽的斗争中的毁灭。

而写到这里,庞愉发现自己已经有些收不住尾了,只能是将美国之后的次贷危机作为一种预测放到文章中,作为自己支持华夏文明的论据,同时还在经济上比较了一番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差别,最后得出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结论。

这些东西看起来有些空,但这些是对于现在的人,而庞愉在经历过并且真正了解过了这些之后,不需要多高深的经济学知识,只要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就能够自圆其说。而次贷危机的出现正好就是美元霸权开始衰落的标志。

只是将这些一股脑儿都写完之后,庞愉看着还是有些后怕的,不过想了想,只要说是自己对于历史的感悟就好了,也只能是咬定牙这么说了。不然这些东西放在现在的华夏可谓是国家战略类的东西,不是说没人研究出来,只是绝对没有庞愉这么详细而已,毕竟这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上后来各种高人的解读,自然比现在的凭空预测的要准确明了得多了。

吴启文看着最后这一篇庞愉的定稿,他完全没想到自己的一个作业庞愉居然写了将近万字,虽然上面有着不少涂改的痕迹,显得并不是很美观,但是内容一定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的。这让吴启文久久不能语,也不知道如何评论才好。

“你在书房等我,我出去一趟。”良久,吴启文拿着文稿就匆匆走了出去。

一开始庞愉还能坐定在位置上,但是过了半过多小时都没看见有人回来,只能是让张婶儿帮忙泡了杯茶之后,自己在书房里面找书来看。除了那些常见的经典和名著之外,庞愉其实更加看重的还是吴启文教授的心得笔记,这才是庞愉所欲要了解的东西。

不一会儿,庞愉拿着一本《道德经》就看得出神了,上面的注释更多的是有了一种老教授自己的人生体悟在里面,而且看字迹那可是分了好多次写上去的,因为每段字的神韵都是不相同的,这是一生经历的体现。看着这些,庞愉已经渐渐入迷了,而时间也在这之中悄悄溜走……

吴启文来到了一个大会议室,这里面就有他电话找来的包括社科院、经济系以及众多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博士生和教授。然后大家都分别拿到了一份手稿的影印件,习惯下直接就看了起来。

等大家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 策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