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日月当空照中华>第五零二章 金口玉言
他的作者,格奥尔格-阿格里科拉,是近代欧洲采矿、地址和矿物学这三个新兴学科之父。

近代欧洲的采矿业,钢铁业之所以能够全面领先整个世界,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这本书在十六世纪在欧洲的出版和流行。

原本历史上,这本书是在崇祯十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一六三八年的时候,才被汤若望、李天经合力翻译成中文的,而且直到翻译出来两年后,才以《坤舆格致》之名,在大明出版了全书的中文译本。

没想到,因为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提倡和鼓励,居然提前了九年的时间就被翻译过来了,而且是完完整整的十二卷,分为十二册。

徐光启、龙华民、汤若望见年轻的崇祯皇帝对这册书籍爱不释手,不停地翻看,几个人的心中也都是一块石头落地。

直到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崇祯皇帝方才放下手中最后一册,也就是关于“非金属的制造”这一卷,虽然只是大致翻看了每卷的目录,但却已经是非常满意了。

“不错!非常不错!李天经、汤若望等人,翻译此书有功!

“汤若望,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奖赏?”

听了这话,龙华民、汤若望顿时大喜过望。

汤若望本来还想说点什么别的,但是看龙华民目光炯炯满怀期待地看着自己,想了想说道:

“此书虽为鄙人与李天经教习合力翻译,但其中颇得其他传教士的助力,鄙人希望大皇帝陛下能够兑现诺言,允许耶稣会传教士能够长留中国,居住传教!”

说完这话,汤若望又说道:“鄙人还有一本著作,要献给大皇帝陛下!”

然后又从方才跪地行礼的地上,拿起了一本书来,呈了上来。

这一次,书名上写的却是《火攻挈要》。

这是汤若望进入讲武堂之后,专心撰写的一本关于欧洲火炮的制造方法与火攻策略的教材讲义。

与原本的历史上写出来的时间基本上一致,算得上是明末有关铸造和使用西洋大炮最权威的一本专著了。

见崇祯皇帝神情喜悦地翻看着书中的插图,汤若望接着说道:“这本著作,乃是鄙人与熊三拔一起合作撰写的火炮讲义。”

这之后,龙华民也上前说道:“启禀大皇帝陛下,鄙人来到大明以来,也曾有所著作数种,近日得蒙徐阁老资助,鄙人的《地震解》已经刊印出版,与教士阳玛诺、罗雅各合著之《人身图说》正在筹备刊印之中。愿大皇帝陛下能够信守承诺!”

明末的时候,自然灾害频发,而地震尤其多,老百姓又把地震这样的自然现象与皇帝的德行联系起来看待,一发生大规模的地震灾害,崇祯皇帝就得反省自己,甚至是下罪己诏。

所以,不管怎么说吧,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解释地震,对于大明朝来说还是有用的吧。

至于《人身图说》,那就不用说了,算得上是中国的西医之始。

知道自己之前的一道诏令,短短半年就能够收获到这么多的西方科技著作,崇祯皇帝的喜色自然也是掩饰不住。

此时,见龙华民这么说,崇祯皇帝随即说道:“朕金口玉言,又岂会出尔反尔!既然你们希望长留我大明传教,朕可以允准!朕今日就给可以你们一个说法!”


状态提示:第五零二章 金口玉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