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南国江山>第六百零八章换个地方?
不错,节帅毕竟是一方诸侯,统领许州重地,若是节帅投靠晋国,晋国必然会重用节帅,以为天下人做表率。”梁震道:“至于说许州地处中原,与晋国距离太远的问题,这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高季昌眼神一亮,连忙问道:“前辈难道有什么办法能解决此问题吗?”

“老朽是有一个主意,不过能不能成却是难说。”梁震捻须说道。

“还请前辈指教。”高季昌连忙站起来恭敬问道。

梁震点了点头,这就是他这么多年来一直为高季昌效力的缘故,因为高季昌这么多年来对他言听计从不说,还始终保持着礼敬。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梁震自然也有这种想法。

“节帅所担忧的,无非是许州距离南方太近,距离晋军太远,那么节帅何不设法换一个地方?”

“换一个地方?”高季昌有些犹豫。

他当然明白梁震的意思,不过一来这些年他在许州经营,多多少少还是建立了一些势力,当然不舍得轻易放弃;二来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算他想换个地方,但朱友贞会同意吗?

梁震笑道:“其实这些年朝中又不是没人提出来,想要接替节帅的位置,做这个匡国节度使,只不过都被张汉杰和赵岩二人给拦住了。只要节帅派人给张汉杰二人送个信,再给他二人一些好处,想必换地方也不是难事。”

匡国节度使的驻地许州乃是一处极为繁华之地,在汉末献帝时期甚至成为都城,又靠近洛阳,对于朝中许多人来说这里都是一处“风水宝地”,看上这里的人有不少。

而高季昌为了在朝中谋求自保,这些年都在大力交好张汉杰、赵岩这两个朱友贞的心腹,所以那些觊觎许州之人最终都未能成功。

若是再设法让张汉杰二人出面,以他们在朱友贞身边的地位,想来要让高季昌换一个地方应该不是难事。

只是,到底要换到哪里去才合适呢?

“忠义镇!”对这个问题,梁震想都没想就直接给出了回答。

忠义节度使,其驻地在延州,也就是后世的延安,位于关中之北,那里地势偏远,而且人口稀少,又靠近边塞,对于一心享福之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去处。

不过对于高季昌来说,若去了那里之后,一来可以避开中原的纷乱,二来延州往东渡过黄河就是山西,那里是晋国的核心之地,想要投靠晋国也是极为容易的事情。

“延州?那里的确是不错的去处,只不过到底能不能成功呢?”梁震给出的建议显然很让高季昌动心,但要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如今忠义节度使早就有人了,不将对方拿掉,高季昌又如何去接替呢?即便他有张汉杰二人为他在朱友贞面前说好话,但要成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

当高季昌开始为自己找退路时,他不知道的是,此时中原各州许多地方刺史都在为自己谋划退路。

梁国的局势衰败至此,即便还勉强维持着中原大国的地位,但大家都明白,这一切是建立在与吴国始终保持和平的基础上的。

一旦吴国出兵北伐,梁国很可能就会走向崩溃,而那些地方刺史和节度使们,也需要考虑后路。

投靠吴国?这当然是不错的选择。

然而投靠吴国的话,那就意味着他们这些地方刺史的权利将会大大减少,在各个方面都会遭到监控,再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在地方上为所欲为。

反而是投靠晋国的话在这方面要好得多。

然而,投靠晋国的话,一来晋军如今还被挡在黄河以北,二来吴国的军力极为强大,未必就比晋军弱小,他们这些位处中原的各州,即便投靠晋国也没用,反而可能遭到吴国的重点打击。

另外,吴国的政策也不是说对投降势力一概排斥,还是有不少人投降吴国后得到了重用,比如如今的吴国效义军统领王俨俦,此人如今在吴国就混得风生水起;此外还有当年的徐州节度使蒋殷,如今也在吴国担任一方刺史,而且还被封了侯爵,其侄儿蒋权更


状态提示:第六百零八章换个地方?--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