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骑突袭钟离。钟离既入我之手,将断去左孝友的后路,钟离来攻的水师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

杨公卿断然道:“就这么决定。”

麻常在沈牧点头下,出帐传令去了。

杨公卿细察沈牧神色,讶道:“李子通既然中计,我们成功有望,为何少帅仍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沈牧叹道:“我总觉得有点不妥当。或者是由于敌人水师倾巢而来显示出的决心;或是猜不透李子通的江都水师为何仍按兵不动,又或是我刚才做的噩梦影响,此刻心里总有些儿不舒服的。”

杨公卿笑道:“这是人之常情,每逢在重要战役前,我也有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情。而我们只能信任自己的判断,临事犹豫,是兵家大忌。”

沈牧点头道:“杨公教训得好,事到临头,三心两意只会误事。”接着双目射出坚定神色,缓缓道:“当左孝友的三万大军在此苦攻不下梁都之时,就是我们攻下钟离的一刻。而钟离的陷落,正代表我们少帅军的崛起。”

沈牧和他的飞云骑、杨公卿的部队拔营离开,依早拟定的路线沿运河西岸穿林越野,日夜兼程的往钟离行军。

经一日一夜的急赶,军队抵达淮河北岸一处丘原,离钟离只有半天马路,人马早疲不能兴,遂暂作休息,吃干粮填肚子。

沈牧放出无名,侦察远近的情况。

营地藏在疏林内,沈牧和杨公卿走上附近一座山丘,凭高遥望淮河方向。

天上下着毛毛细雨,视野不清,草原远处没在茫茫雨丝里。

沈牧道:“这真是天助我也!希望这场雨继续落下去,我们养足精神后,于黄昏时分出发,半夜渡河,在天明前突击钟离南城,由我和飞云骑打头阵,只要能抢得南门,杨公可挥军入城,先攻夺总管府,使敌方失去指挥中心,瓦解敌人的抵抗力。”

杨公卿欣然道:“今趟作战的策略只有八个字,是攻其不备,速战速决。当敌人以为我们正在梁都的城墙后骇得发抖时,我们却在这里准备攻城。”

两人相视而笑。

茫茫夜雨下,天地一片苍茫,兼之秋夜深寒,份外有肃杀之意。

淮水在前方涧流,秋风阵阵吹至。

沈牧和杨公卿牵马在密林边缘观察渡河之处,这段河道特别浅窄,岸旁均是密林区,既是渡河的最佳位置,也是敌人伏击他们的好地方。

下游十里许处隐见钟离城微弱的灯火光,在雨丝中凝起一团光蒙。淮水不见任何舟船行走。

沈牧右手轻抚立在右肩的无名,眉头深锁的瞧着对岸。

杨公卿讶道:“若少帅怀疑对岸有伏兵,何不派出无名往对岸探察?”

沈牧沉声道:“对岸纵或有探子,却肯定没有大批伏兵,现在我们是在风的下头,林内若藏有敌人,风会把他们的呼吸声和气息送入我的耳鼻内,这是突厥人藉风探敌的秘术。”

杨公卿不解道:“既是如此,我们为何还不架桥渡河,做桥的树木已砍伐妥当,只要少帅一声令下,可在一个时辰内架起浮桥。”

沈牧问道:“我正因对岸没有敌人,才心生怀疑,左孝友并非战场上的雏儿,怎会疏忽这渡河的好地方?等若任由我们长驱直入,偷袭钟离。若我猜得不错,对岸肯定有堡垒碉楼一类军事布置,只是最近方拆掉,好方便我们渡河攻打钟离,那时他们假若毁掉浮桥,我们将永无机会返回淮水北岸。”

杨公卿剧震道:“少帅是说钟离的守军正布下陷阱,诱我们去上当?”

沈牧点头道:“虽不中不远矣!钟离城不但有左孝友,还有李子通。钟离水师的倾巢而来可能是骗人的幌子。”

杨公卿难以置信的道:“李子通有这么高明吗?不若由我派人到对岸探查,看看有否碉楼或堡垒的遗痕如何?”

沈牧摇头道:“敌人必做好掩饰的工夫,例如铺上野草。派人去探查费时失事,我深信自己没有猜错,我们现在须立即退返梁都,迟恐不及。”

杨公卿苦恼道:“敌人怎晓得我们会来偷袭呢?除非少帅军中潜有敌人


状态提示:477 云骑--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