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柱正背着墙根抽旱烟,提了提竹筐,筐里露出来一个鸡脑袋:“现在天气好,你姥姥又孵了一窝小鸡,让我给你送来三只,养着下鸡蛋吃。”

这可感情好,肉票每月的供应有限,根本买不到什么东西,喂鸡就是顺手的事儿,带着就给活干了,以后每天都能摸出来两三个鸡蛋吃,日子能改善不少。

这个院子以前有一个鸡窝,不过基本荒废了,竹架子都塌了下来,孙玉柱脱了外套,二话没说就去搭架子,他干活利落,不到一个小时就把鸡窝收拾好,把“唧唧唧”乱叫的小鸡放进鸡窝里。

白灵拉着孙玉柱进去,给他泡了一壶茶,问道:“姥爷你咋知道我住这?”

孙玉柱说道:“大壮家里有事今天才回县城,我是跟他一起来的,让他把我放在你门口就行,也没让他告诉你,省的耽误你工作,反正你中午得回家吃饭。”

提起吃饭白灵想起来,她死活不让孙玉柱走,好歹吃了午饭才能动身,她印象里鱼还剩下半条。

红烧的草鱼还有多半条没动过,白灵拿出白面和面擀面条,孙玉柱给她带来十五个鸡蛋,她用两个鸡蛋做了鸡蛋面,豆油葱花炝锅,屋里飘着都是油的香气,苏玉柱坐在门槛上,说道:“还别说,你这面条把我肚子里的馋虫都勾起来了。”

白灵笑道:“那一会儿就多吃点。”

自从白灵有了这三只鸡,似乎院子里也有了活力,小鸡整天唧唧唧的喊来喊去,白灵周末回小杨庄,正好赶上桑红芹老两口在聊她大姨。

他们说的是一桩好事,白灵大姨夫跟着村里的木匠学木工,像这种手艺活在这个年代吃香着呢,在村里做木工活,跟其他劳力一样每年算工分,比一般的劳动力得的还好多,相对还轻松,老木匠一般会传给自己孩子或者亲戚,很少外传。

白灵大姨夫厚道,老木匠无儿无女,就跟一个瞎眼的老娘过日子,她大姨夫常接济一二,帮扫扫雪、除除草,也没求过回报,老木匠上后来决定,要把木匠活传给她大姨夫,也算是有了接班人。

白灵大姨夫喜的说不出话,要是有了这门手艺,可真是吃喝不愁,白灵大姨夫跟着学了挺久,现在也出徒了,在村里简单接活,打个木凳桌子什么的,像衣柜这种的大件还不敢上手,得先练练手。

桑红芹抹抹眼泪,拍拍炕沿:“可算是苦尽甘来啦,难为你大姨熬了这些年,我就说志强是一个上进的孩子,果然没看走眼。”志强是白灵大姨夫的名字。

明天周家大儿子结婚,桑红芹嘱咐白灵早点起,他们关系好,早过去给忙活忙活,结婚也不用摆席,弄个茶话会,抽抽烟,磕磕瓜子,热闹热闹就过去了,就算是那些办酒席的,去做客的也自己带上口粮。

白灵天蒙蒙亮就先跟着姥姥姥爷过去,周家人全起来了,胖胖跟嘟嘟蹲在大门口划拉树枝玩,嘟嘟扔下树枝跑到白灵面前,伸出双手:“灵灵姐。”

白灵把嘟嘟抱起来,在她粉嫩的脸上亲了一口:“你妈呢?”

嘟嘟笑着说:“我妈在屋里呢,今天我大嫂来,我妈可忙呢。”白灵把嘟嘟放下,墙上贴着大喜字,周家大哥去邻村接新娘去了。

桑红芹上了礼钱,五毛钱,这已经算是不少的了,白灵送了搪瓷面盆跟毛巾,周婶抓了一把奶糖塞到白灵手里:“灵灵吃糖。”

白灵有幸见到了六十年代的结婚证,有证可以凭证买结婚用的东西,更实惠一些,不过农村人还是更注重仪式。结婚证表皮是大红色的,上面是一段□□语录,下面印着结婚证三个大字,背后写了一段话:“夫妻有互爱互敬、互相帮助、和谐团结、劳动生产……为家庭幸福和新社会建设而共同奋斗的义务。”

内里写着:男女双方自愿结婚,经审查合于中华人民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发给此证,这就是婚姻关系正式结成。

新娘子很漂亮,穿着一件大红色的衣裳,梳着两根麻花辫,十89岁的样子,周家大哥低着头十分腼腆,偶尔偷偷瞅一眼新娘子。

别人家


状态提示:26|11.2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