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乔那村干部>第二章 合理的分配(二)

“乔那,快起来吃饭咯,明天就要遭(被)分配了,走,跟我到镇上去买件好看的衣服,快点!”才7点,乔那揉了揉眼睛,闭着眼都能感觉老妈忙碌的身影:麻利的将昨晚切碎的猪草用撮箕端出去倒在外面混泥土砌成的土灶上的大铁锅里,装满满满的一锅,再在猪草上撒上一瓢包谷面(玉米粉碎成的),用水混均匀,盖上一层塑料膜,再盖上锅盖,生火煮熟;打开鸡舍,给鸡槽里倒上食料,给水槽里添上水;将昨晚家人换的脏衣服洗干净晾好;做好早饭再叫全家人起床吃饭。乔那长这么大,老妈起床的“四步曲”依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四步曲”进行的先后顺序和老妈渐渐佝偻的背和蹒跚的脚步。乔那依着门看着老妈,鼻子酸酸的,想哭却要忍着,喉咙一阵阵的难受。

“妈,我现在毕业要挣钱了,以后我每个月发工资都给您,您就不要这么辛苦了。”

“啥辛苦不辛苦的,看着你们兄妹一个个长大,妈心里高兴啊,这点苦不算了,你已经很懂事了,读大学自己拿奖励奖学金付学费,为我和你爸真的省了很多,妈都看在眼里,唉,不说了,对了,去看看你爸回来了没,叫他先吃完饭再去干活。”

“我爸这么早去哪儿了,是说没有见他的身影。”

“包谷马上就要收获了,他这不忙着给包谷施最后一次肥嘛,好在我们的每块庄稼地都挖了粪坑,平时闲的时候就给添满了,现在倒也轻松了。”我那勤劳可怜的爸妈啊,乔那终于忍不住,哭了,赶紧用衣袖擦开眼泪,生怕老妈看见担心,匆匆跑到屋子旁边小坡上喊老爸吃饭。

父母生了乔那三兄妹,乔那是老大,老二是个妹妹,取名乔佳(家),现在县城里读高二,老小是个弟弟,取名乔仁(人),在镇上读初三,三兄妹名字连起来就是:那家人。别以为乔那父亲是个多有文化的人,老实巴交的农民一个,乔那当时问他妈为什么给取这个名字,他妈还给讲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

乔那是农历九月生,可是自打出生都一直没给取名,腊月的一天,家里看了一个好日子,把家里养的一头最具代表性的大肥猪杀了,那个年代,都时兴吃“杀猪饭”,漫山遍野的找亲戚,围上三四桌,热闹的跟过年似的。吃完“杀猪饭”,其他人都“知趣”的走了,两个舅舅却拉不动打不走(当然乔那估计这行为是两个舅妈完成的),非得拉着瞧那他爸“斗地主”,传说都是那镇上买的自酿烧酒惹的祸,那年代贫穷,不输钱输烟,眼看他爸一盒烟输了只剩下一根儿,幸运女神降临了,一把牌一张张摸居然摸到“俩王八四个二”,可就是这么一副好牌,打到最后不但连个“炸弹”没炸了,居然有输牌的迹象,当时他妈一边看他们打牌,一边看着她怀里的乔那,据说乔那当时突然就傻呵呵的对着他妈大笑,他妈乐了,就使劲拽着他爸胳膊,“他爸,瞧这,瞧这,我们儿子懂得笑了,”估计他爸当时完全投入“战场”当中而不能自拔,回了一句“瞧那哦瞧这,莫(别)忙,莫忙,等哈(会)”。他妈当时倒没在意他爸怎么着她了,倒是反复念叨开了:“瞧那,乔那?也,要不干脆给我们儿子就取这个名儿,意义就是眼光要放长远点,不要就盯着斗地主看,你们看好不好?”她自个乐呵完,才发现他爸他们三个一起傻傻的望着我妈,乔那舅舅那么木讷的一个人,破天荒的居然开起了玩笑:“我看要得,取的巴适的很,没想到我妹妹就比我多读了一册书(学期),硬是要有文化细(些)哦”,殊不知乔那妈妈也就读了一年私学。后来有了乔那妹妹和弟弟,他老爸也就突发奇想,于是就有了你们三兄妹这么搞笑的名儿。

乔那经常回忆他妈说的关于他出生时罕见的一幕,那个年代农村连饭都吃不饱,生活饮食上根本没有多少油荤,所以乔那生下来甚至不足三斤,也只有一根儿筷子那么长,那个时候生孩子都不用去医院,接生都是乔那奶奶做的,生下来就看见皮儿没看到肉,最关键的是


状态提示:第二章 合理的分配(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