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重生之闪耀红星>第二十章,十面埋伏

话说骑兵军一等到天亮就开始埋锅造饭,早饭刚一下肚子,就在军官们骂骂咧咧的驱赶之下向十五军团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十五军团的阵地设得非常刁钻,让骑兵军没有上马冲锋的余地。只能舍了战马干起步兵的活计。

不过东北军明显感觉对面的防御部队面了不少,机枪虽然仍旧打得又刁又狠,不过时断时续的,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断了气一般。

何柱国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遍又一遍,终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红军没子弹了。何柱国心里是苦逼的,早在长城抗战的时候,对面就是家园,只要看见有鬼子,将士们都能红着眼珠子一个个嗷嗷叫着往上冲,可是一遇上打内战一个个跟刚出嫁的小媳妇似的,羞答答的看着就着急。

自己心里其实也是憋屈的,自己也希望可以到北边去,哪怕死在那里,离老家也近点,弟兄们齐点心多使把子力气,说不定真就能打回东北去。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娘的日子早就受够了。可是张家父子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少帅现在对自己又那么看重,总不能忘恩负义了吧!等剿完匪给东北军的兄弟们打下一块底盘也算是对少帅这家子尽完忠了,要少帅还不带领大家打回老家去,就只能自己带着愿意回家的弟兄们单干了。

由不得何柱国多想,战机就在面前不容错过,要对面补给上来了,一人再有几发子弹不知道还要死多少弟兄。何柱国坚定的下令全军冲锋。骑兵军的将士们一鼓作气冲了上去。

为了更好的迷惑敌人,阵地上的战士们真的就跟骑兵军干起了白刃战。你来我往的打了半个多小时,扔下一地尸体之后才含着眼泪交替掩护着后撤到下一条防线。一切做得很是逼真,何柱国怎么也想不到红军能不惜伤亡的做戏给他看,更加让他想不到的是,明知九死一生的任务红军居然能够争得差点打起来。

东北军攻下第一道防线之后,不作任何停顿继续往下一条防线撞过去。再次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鏖战拿下了第二道防线。等到下午天擦黑的时候,红军再也无力组织防线,撤退到了山里。马家军见红军到了强弩之末,都想要上去抢点战功,只是领军之人得到马主席的一再强调,保存实力放东北军与红军硬拼,暗中也给手下说明了东北军建立整合骑兵军的意图。

大队人马只向前推进一点意思意思,丝毫没有上来帮场子的意图。明显对面的红军装备也就那样,上去伤亡不小不说,还得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总不能让将士们扔了马刀换他们的大刀片子吧?

东北军刚刚进入吴起县,安排好防务准备宿营,四面山上响起了歌声。熟悉的家乡曲子,对面也不是第一次这样玩了,早在上一次交战的时候,对面还大半夜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到处贴的是抗日的标语。对士气影响确实很大,不过习惯了也就那样了。大家也不在意。

不过对面调子敲打的真的不错很正宗,这是扭大秧歌的时候用的调子。在东北一到猫冬的时候,不论男女老幼都好扭的大秧歌,东北军都是扭大秧歌的好手。想当年不少人只要一扭起大秧歌来,大姑娘小寡妇的都火辣辣的往前凑,别提多美了。

大秧歌一直响到后半夜,数万汉子没有一个心大到能够睡着,一个个都想起家来。到得夜里两点上下,秧歌统统停下,四面八方唱起歌来了,歌也是说的东北的事情。曲子很欢快,没有半天悲伤之意,只是听在将士们耳中就不是那么个味道了。

西南多寨子,东北多屯。城里出身的东北军毕竟是少数,听着歌子一个个情绪明显低落了下来。歌名就是夏新生教给文工团的《咱们屯里的人》,歌曲本来是带着满心的骄傲向人介绍自己的家乡,其中不乏对美丽东北的热爱。醇醇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让三一年就离家的东北军们都开始想家了,多年累积的乡愁扑面而来,正所谓:“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东北沦陷,归乡的夙愿只能化作“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的孑然长叹了。

<

状态提示:第二十章,十面埋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