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明末工程师>第四百八十四章 入伙

众人听到李植的话,都是眼睛一亮。

不需要把事情闹大,又让天子明白十五万大军的怒火,这是一个好办法。

此时已经是崇祯十五年,这年头,当兵的闹事不算什么。有时候大兵闹饷冲到城中烧杀劫掠一顿,朝廷都不了了之。十五万大胜归来的大军集兵京城,说起来心惊肉跳。但等大军一撤,事后说起来也没什么大罪。

陈兵京师,又没有攻城。凯旋的大军被文官陷害,义愤填膺到京城来请命,总不能说大胜而归的大军造反吧?

边军血战一场险些全军覆没,如今的诉求是斩杀差点毁掉江山社稷的奸臣,合情合理。

既然那么害怕这支大军,看到大军到京城请命就惊惶,为什么又要陷害这支大军?

就算这行为吓到了朝廷,但这是十五万大军群情激愤之下的义举,朝廷事后能罚谁?朝廷最多惩罚领头的李植,但李植是谁?津国公雄踞天津手握强兵,南征北战全靠他,天子都得礼让三分,朝廷能怎么罚他?

天大的事情,有带头的李植顶着。

既然带头李植不怕,八个总兵怕什么?所谓法不责众,如果朝廷不罚李植,反而事后找八个总兵中任何一人的茬,就是同时威胁其他七个总兵,能闹出大事情出来。

十七万大军被文官这样陷害,激愤之下到京城去请命,朝廷都要惩罚?不罚带头的李植,罚八个总兵,是欺负总兵们好说话吗?朝廷想逼反边军?

至于文官刁难,事后克扣总兵们粮饷的伎俩,总兵们此时暴怒之下,也不去想了。十七万大军援锦的关键时刻文官都敢把粮饷给完全掐断,逼总兵们上寡不敌众的战场,这已经是把事情做绝了。如果被这样断粮饷武官们都不反抗,文官们以后会更觉得武官软弱可欺,更加肆无忌惮。

相反,若是这次能团结一心把藏匿粮饷的三十七名奸臣杀了,以后武官的地位会大大提高,文官们克扣粮饷时候也会投鼠忌器。

当然,这是理想的考虑。兵谏逼宫,当然是有风险的。其实就算得不偿失,总兵们也是要干这件大事的。

说一千道一万,这次朝中奸臣实在太过分了。一腔报国热血却被人这样陷害,还是堂堂男儿吗?总兵们怒火中烧,就是有什么不良后果,此时也不去想了。

王朴第一个跳了出来,大声说道:“津国公的办法好!津国公愿意牵头为我十七万将士出头,是我大明武夫之福!我王朴第一个跟津国公干了!”

马科满肚子的火,大声喊道:“津国公说得好,不杀这几十个奸臣我马科就不姓马了,我马科干了!”

杨国柱吹了吹胡子,站起来说道:“杨某干了!”

曹变蛟拱手说道:“曹变蛟愿听津国公调遣!”

七个总兵义愤填膺,都表明了立场,最后只剩下坐在最下首的吴三桂。

吴三桂见八个人都看向自己,吞了口口水。他最后想了想,站起来拱手说道:“既然大家都干了,吴三桂也不能退让,也干了。这几十个文官,该杀!”

其他的总兵见状,哈哈大笑。

####

很快,朝中奸臣陷害援锦大军,藏匿粮饷陷大军于绝境的事情,就被总兵们传告给了十五万大军。

十五万将士义愤填膺,气冲霄汉。

听了军官们的话士卒们才明白,原来那些战死在清军阵前的袍泽,是朝中奸臣无耻阴谋的牺牲品。

原来将士们视死如归和鞑子血战,提着脑袋在阵前冲杀的艰难,是可以避免的,原本就不该发生。

原来朝中的奸臣,想让十七万将士战败。若不是众将士万众一心,唱着战歌在阵前冒死搏杀,险险赢下这场大战,恐怕十七万大军已经被清军铁骑追杀几十里,血流成河,有几个人能逃出生天?

恐怕大明的江山社稷,都要随这一战灰飞烟灭。

是可忍孰不可忍,十五万将士们都是和鞑子血战的好汉,哪个是怕死的?如果说将士们对天子们还有忠义之心,那对朝中玩弄权术的这些奸臣,将士们就只有一个杀字。

此时即便是让十五


状态提示:第四百八十四章 入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