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席卷天下>第808章:要不要把长城拆了?
城墙上的弓弩手,就看有没有那个能力顶着头顶的箭雨去突破第二道城门。

再通过瓮城的城门洞,刘彦入眼的是一片校场,面积大概是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周边是用栏栅围了起来。

此时此刻的校场是站满门了列队的将士,他们在看到王旗之后皆是单膝跪地,口中山呼着“天子万年,大汉无疆”的口号,由他们进行带头,各处的人都是加入进去,口号回荡在群山之中,荡漾着大地。

除了校场之外,包含校场在内的这一片区域其实就是一片永固式的军营,按照防御体系构建起来的一道道防线,又有成列的兵舍,少不了一些武库、粮仓之类。

雁门关在先汉时期众关之首,汉初的雁门关可不是现在这模样,不说包括关隘城楼在内的防御城墙没现在高,就是各处高地也仅是少量的要塞。

有相关的历史文献提供查证,汉初的雁门关仅是两丈的高度,并且是四处豁口的状态,导致当时的汉军是要用血肉之躯去堵,屡屡被匈奴人随随便便地突破,肆虐的县可不止雁门郡,是差不多整个北疆都要遭受肆虐。

汉初并不是不想对雁门关加高加厚,甚至是日思夜想都要加强防御工事,问题是国力上面略显不足,再来就是担忧会刺激到匈奴人,很多时候雁门关的守军都没超过三千人,都是发生战事之后才紧急从其它地方调动过来。

大概是到汉文帝时期,由于当时汉匈关系缓和下来,雁门关历经十余年修修停停……主要还是不想刺激匈奴人,才将雁门关的各处城墙普遍加高到三丈,一些高地上也建立了要塞。

一直到汉景帝时期,匈奴人还能屡次突破雁门关,得是等到汉帝国转守为攻,匈奴人才无法经由长城突入汉境。

事实一再证明就算是有再巩固的防御工事,可国家整体实力不足,或者说是武力不处在优势,关隘也仅是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该被突防还是会被突防。

不管是长城还是哪处关隘,一直以来肯定是存在防御作用,可是更多的是起到预警和阻敌的效果,其中预警的功能要大于阻敌效用,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也是不让胡虏想走哪就走哪,中原王朝可以更好预判敌军的行军路线做好防守准备或是主动拦截。

当代的汉军已经杀到漠北,草原已经属于汉家疆域,长城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它的军事价值,连带各处关隘的作用也是无限降低。

真实情况是,但凡中原王朝能够主动出击草原,长城就会成为摆设,不过历朝历代都没有停止对长城的重视,该拨出经费进行维护和修缮一直没停,历来也是存在驻军,只是驻军数量的多与寡。

刘彦自然是要上城楼总揽一下,将周边的地势尽收眼底,再看处于群山之中弯弯绕绕的道路,脑海中想起了几首关于雁门关的诗,似乎不管哪一首都带着十足的悲意。

好像真的就是那样,只要是边塞诗大部分都少不了一些“负能量”,不是讲出塞的将士必然损失惨重,就是说出征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能回来,好像出国境作战就是一件九死一生的悲催事,还真是充分体现出“防守民族”的思想观念。

刘彦已经很努力地在回忆,也不知道是“诗词库”少,郁闷地发现记忆中也就那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算没宣传出国境作战会九死一生,问题是最后那一句“可怜白发生”也符合边塞诗的格式,总要加上一些悲意。

要不然的话,“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是不是很有气势?再来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意境也是带着美好期盼。

“陛下?”桑虞不知道刘彦在发什么呆,之前呼唤了几声没得到回应,后面稍微加大了音量。他是等刘彦看过来,才继续说道:“行辕今夜停驻此地?”

刘彦已经不是在回忆诗词,他在考虑要不要拆掉长城。

长城很长,可一开始真不是连在一起。它的修建是始于春秋时期,


状态提示:第808章:要不要把长城拆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