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大宋>第二六一章 班师回朝
好男儿。”

谁知那上司文官冷笑一声,道:“东华门外以状元名唱出者,才是好男儿,这算什么好男儿?”

就在他的面前,把焦用杀了。

对了,那个上司文官的名字叫韩琦,亦是当年在东华门外狄青看到那位榜眼。

谁规定,读书人才是好男儿,为国厮杀的好汉,就不是好男儿?谁又规定,只有文官才能宰执天下?难道这天下,只是读书人的天下吗?!

狄青想为以他为代表的那些行伍之人鸣不平。

难道那些配军就只能一辈子在在尘埃中打滚?难道行伍男儿就只能注定一辈子低贱?

狄青心中积郁多年,如今有机会一舒心中郁气,他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并非只为自己,他太想为那些低贱至尘埃的配军们带来一点希望!太想让那些为国厮杀的好男儿,看到一点公平。

最后狄青沉声道:“某之所以非得去做这个枢密使,并非是因为贪恋权位。对某来说其实做不做这个枢密使并不重要,但是对天下的行伍男儿来说至关重要。某能从一个配军做到这枢密使,便说明哪怕低贱至最卑微的配军,这人生也还有希望,只要肯努力,也会有成功的可能!某只是不想让那些为国厮杀的好男儿彻底心寒!”

钟浩听了大是动容。原来狄帅此时所想的早已不是自己本身,他是想为天下的行伍男儿一点希望,钟浩对狄青不禁有些肃然起敬。

钟浩若是这次通过了“锁厅试”,也会迈入文官行列。他其实也知道文官们打压武将,并非是出于私心,其实他们也是为了大宋的稳定。

其实或许大宋文官们对武将的打压确实过分了,但是文官本身其实并没有那么坏。

很久以前,钟浩认为古代的臣子除了奸臣之外,就是忠臣,不管看戏,看历史,还是看连环画,亦或是听评书大都如此。

等自己身处历史的漩涡的时候,却发现这样的认识非常的浅薄。狄青不是奸臣,绝对不是,他是一位抗击外族入侵的大英雄。

那么,按照那时候的想法,狄青既然是忠臣,是英雄,那么和狄青作对的韩琦就一定是奸臣喽?但是从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韩琦不但不是奸臣,反而是一位非常值得敬佩的豪杰。

他在横山作战,同样奋不顾身,他在大名府做官也有青天的美誉,他唯一的毛病就是看不起武将,或者说他对武将有着极为深重的戒心。

这其实不怪他,也不能怪这些文官。主要是晚唐时期的节度使拥兵自重,藩镇割据,导致强盛的大唐江山轰然倒塌,继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很是黑暗的一页,五代十国,无数的武将在这片大地上上演了无数的丑剧,阴谋,背叛,厮杀,薄情寡义,寡廉鲜耻,阴毒狠绝,这一幕才刚刚过去……

大宋文官难免会对此心存忌惮,也难免会矫枉过正……

钟浩不是纯粹的宋人,所以想的更多的是未来。那些文臣不知道几十年后就会有非常凄惨的命运降临到这片土地上,那些文臣只会习惯性的从历史上找依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嘛!

虽然钟浩知道那些文官们不是出于私心,但是在他看来,过分打压武将的政策却是实实在在的错误的。因为这项政策这也直接导致了几十年后的那“靖康之变”,造成了汉文明史最耻辱的一页。

现在狄青想去挑战一下这个政策,想要为武将们赢得一点生存空间,钟浩觉得自己应该支持!

或许自己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尽量的扭转这一政策,限制武将或许没有错误,但是太过分了,这却是会酿成大错的。

…………

西军终于要开拔北归了了!

这次西军南下平叛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很圆满了,不但一战击溃侬智高,平定岭南,而且将交趾军北境兵彻底击败。

至于那匪首侬智高和两个汉奸文人黄师宓和黄玮一个没跑掉,连带交趾国的北境兵指挥者、罗城王李德安也被砍掉脑袋,算是彻底的扬威南疆了!

这一战彻底震慑了南疆那些有异心的不安稳分子,起码打出了岭南两广地区十


状态提示:第二六一章 班师回朝--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