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大宋>第二四八章 两座京观
这建造京观自古以来就是宣示赫赫战功,震慑敌人的一种手段。若是那些文官们集中火力喷自己这点,说不定会惹官家的反感。

其实,狄青能够感受到,当今官家心中也是存在那种如汉武、唐宗一样,希望能开疆拓土、建下赫赫武功的愿望的。

而文官则想要他成为的那种只要求天下太平、文治晏然,并不需要赫赫武功的官家,这个理念和官家的心理,是很有矛盾了。

狄青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恰恰是为官家宣示大宋武功,日后史册上,定然会留下一笔:皇佑年间,狄青于昆仑关下大破贼军五万,又于打鼓岭前破交趾国军队五万,杀敌无数,并建造京观以宣示武功,震慑群宵。狄青觉得当今官家也会想这样的,毕竟是他的治下完成的,这也是他在位期间的一个武功方面的荣誉,日后怕是会记入其本纪的。

再一个,这拿异族敌国敌军尸体建造京观,自古以来便是那些威名赫赫的将军的权利。自古以来,便民间百姓们津津乐道的事情,也是给自己国家大大长脸的事情。狄青觉得自己要是令人建造京观的话,怕是很快民间便会有许多关于此事的传说、评书和话本流传。

民间的百姓们可是不会和那些文官们那样,肯定会希望自己的国家对敌人将就什么“仁恕之道”。很多时候他们才是敌人对自己国家造成的破坏的,直接受害人。那些文官们喷得自己越狠,怕是自己在民间就越被同情。

狄青觉得反正自己作为武将,一旦军功显赫了,必定会成为被文官们猜忌和防范的对象,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既然无论如何都不能和他们成为一路人,那还不如去争取一下官家和百姓们对他的支持呢。

当下狄青下令把交趾人的尸体都收集起来,就在打鼓岭东边不远的大道旁建造京观。这条道路是邕州通往谅山的镇南关,到交趾国的必经之路。若是京观建好后,日后来往邕州交趾人必定经常能看到这座京观,必定能让他们心理受到震慑,再也不敢轻易挑衅大宋。

既然这几万交趾军的尸体建造起京观来了,那些侬智高军被击杀的几万士兵的尸体自然也需要处理,不然在这岭南湿热之地,极易造成瘟疫,狄青觉得既然如此,那就也建造成京观。反正一座也是建,两座也是造。当下狄青下令,在昆仑关前,用那些战死的侬智高尸体,也建造一座京观。

在打鼓岭这里建造京观是为了震慑大宋南邻的那些国家,除了交趾国外,也让真腊、大理等国的人知道大宋的手段,和对带外敌入侵坚决打击的决心,让他们在其异样的心思前,好好的考虑一下。

至于在昆仑关前建造的京观,自然是为了震慑国内那些羁縻州像侬智高那样的少数民族头领和族众,让他们知道造反的沉重代价,让西南的这些诸多羁縻州的夷族、蛮族和僚人知道,不要轻易打大宋的主意,不然大宋的西军会分分钟教他们做人。一旦招惹到了大宋,这后果必定是很严重的。

既然定下这垒造京观的事情,也就得赶紧干,不然这些众多的大军尸体很容易引起瘟疫等麻烦。交趾军的尸体今天刚死去,还差一些,特别是侬智高军的那些尸体,已经死了好几天了,在岭南这种湿热蛮瘴之地,已经很危险了。

当然,就算危险些也暂时对西军没有什么。因为有大批俘虏呢,压根就用不着他们动手,他们只需要在旁边监工变行了。

为了防止那些俘虏的抵触情绪太强烈,狄青特地命令那些交趾军俘虏去昆仑关那垒造侬智高军的京观,让侬智高军的俘虏来打鼓岭这里垒造交趾军的京观。毕竟,若是亲手用自己同袍战友的尸体来垒造京观的话,对那些俘虏的精神冲击实在太大了,狄青怕若是他们的抵触情绪太强烈的话,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特地让两帮俘虏交换垒造京观。

…………

妄图对大宋侵略的交趾军的主帅李德安已经授首了,但是那自立大南国皇帝的造反贼酋侬智高还在在逃中。

虽然侬智高就算抓不到,也无


状态提示:第二四八章 两座京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