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大宋>第一九七章 封爵非我愿,只愿大宋无饥馑
在的状态自然是爬不上去的。

因此林员外郎决定今天先去勘验静羌寨高产粮食作物的真伪!

林员外郎也是出身寒门,对农事也并不陌生,不然他也不会写出那颇有情感的《秋收遇雨》。正是因为他熟悉农事,所以他对这亩产十石的粮食作物,是不信的。

林员外郎老家所在的京西路,地处中原,虽然也是旱地,但土地肥沃,比之这西北贫瘠的土地,强上许多。但他老家的肥沃土地种庄稼,亩产两三石已是绝对的高产。所以对着这西北贫瘠之地有能亩产十石粮食作物,林员外郎是直接不信的!

不过这位钟老弟对自己的接待如此到位,不但接待仪式如此到位,而且晚上还有人暖床,自己无论如何还是要尽力帮一把钟老弟的。文人好名,钟浩在寨门处的迎接仪式,对林员外郎好名的心理给予了最大的满足,自然也让林员外郎对钟浩有了很深的认同感。

林员外郎打定主意,只要这粮食作物有五石以上的产量,他就帮钟浩回去上报,说确实有亩产十石的粮食作物。毕竟亩产五石,已经比别的粮食作物高上一倍的产量了。一种是别的粮食作物两倍产量的粮食作物,已经对大宋意味着太多。

若是有五石产量,林员外郎一支笔杆子自然会能论证出它有可能达到十石。毕竟粮食产量跟土地肥沃与否、灌溉充足与否、施肥充足与否、播种及时与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这些方面都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林员外郎出身户部,也算专业人士了,把那些不懂农家事情的官员忽悠住,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若是静羌寨的这种粮食作物连五石都达不到,林员外郎就爱莫能助了。

大宋的文官虽然注重享受,爱好名声,但风骨还是有一些的。造假太狠了,林员外郎自是不干的。

再说,若是连五石都达不到,他要敢上报十石,这风险实在太大了。毕竟这作物要是上报十石,官家必定会大肆在全国推广。日后产量差距太大,林员外郎怕是会吃不了兜着走。

为他人担这么大风险,林员外郎是不会干的!

………………

静羌寨外,窟野河畔的土豆和地瓜田地里,左营甲都的平西军兵士正在挖掘着土豆和地瓜。

这些平西军兵丁挖掘的土地,是林员外郎专门带着随从禁军兵丁丈量出来的。

为了更准确的估计出产量,种植这两种作物的田地,林员外郎特地让人都各自量出两亩,到时作一下平均。

这些平西军兵士挖掘的很是细心,都是从土豆棵和地瓜棵很远的地方开挖,力求保证土豆和地瓜的完整。这些都是寨子的粮食啊,挨过饿的人都对粮食又很强的爱护心。

林员外郎虽然爱好虚名,又有些喜好美色,但是做起事情来,还是很认真的,这也是大宋很多士大夫的特点。他不顾自己腿酸脚软,在田地里来回查看这土豆和地瓜挖掘工作。当然,他也是顺便在监督那些平西军的兵丁,怕静羌寨在其中造假。毕竟这土豆和地瓜都是长在地下,若是造假还是可能的。

当然,这四亩地都是林员外郎随即挑选的地块,静羌寨就算造假,也不太可能在所有几百亩的田地里,都多埋上一些土豆和地瓜。这点林员外郎自然也是知道的,他只是想尽量保证真实产量。

平西军的兵士将挖好的土豆和地瓜堆积到田地的旁边,由林员外郎带着其随从的禁军兵士用大秤称量。

那些禁军兵士,每过一称,林员外郎都会仔细的记下。

最后称量出的结果,让林员外郎的大吃一惊,这土豆产量有十三石多,地瓜的产量也有十石多。而且这地瓜如今还没完全长成,若是再过一个月完全长成了,怕是比土豆的产量还要多。

看着这大堆的土豆和地瓜,林员外郎不禁开口问道:“文轩老弟,这……这土豆和地瓜当真能吃吗?”

“这个……自然是能吃的,而且味道相当不错。这两种作物都是既能当粮,又能当菜,绝对是不错的粮食作物。明远兄想不想尝尝鲜?今晚


状态提示:第一九七章 封爵非我愿,只愿大宋无饥馑--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