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大宋>第一一五章 收获的季节
为了便于防守,静羌寨只有南北两个寨门,北门为正门,建得比较高大。南门则通向天台山,寨门外地势险要,难以摆布开军马,不便攻打,万一静羌寨危急,可以静羌寨的人可以从南门撤向天台山。

寨墙外是夯实寨墙时,取土挖出的七八尺深的大沟,用来做静羌寨的壕沟。如今静羌寨寨墙完工后,工匠们又从窟野河引水到壕沟,将其变成了静羌寨的护城河。

护城河和寨墙之间还设置了拒马和鹿角。

总得来说,静羌寨还是建设的颇为合乎防御规制的,在河西之地算是建设的比较不错的堡寨。

当然,这些东西,很多都是杨怀玉他们讲解给钟浩听的,钟浩本身这方面懂得非常有限,正在努力学习。

杨怀玉虽然年纪比钟浩还小,但出身将门世家,对行军作战和城寨建设及防御等这些东西,从小耳濡目染,懂得还是颇多的。

如今马上就要秋收了,钟浩招募来得兴县等地的农户,都要回家秋收了。

寨墙建完了,钟浩如约给他们结算了工匠,送他们离开。

不过,他们都带走了一个消息,就是静羌寨周围的荒田,任凭百姓耕种,而且还免费提供粮种,三年不收田赋,收成尽归耕种农户所有,静羌寨还会给他们提供保护,而且每户前来的农户,都会在静羌寨有一块宅基地,可以在此安家落户。

有人,静羌寨才有可能发展,只有多吸引更多的人来,钟浩屯田练兵进而吸引横山羌蕃部落前来的计划,才有可能实现。

静羌寨周围、窟野河畔有许多的抛荒的田地。这些田地虽然抛荒了,但抛荒的年岁不长,只要翻耕一遍,便可以种庄稼。

以前这里没有堡寨保护,怕夏军来骚扰掳掠,可能不但自己辛苦种了一年的庄稼,被夏军摘了桃子,就连自己身家性命都难保,自然不愿也不敢在此地耕种安居。

但是如今有了静羌寨,可以给百姓们提供庇护,钟浩觉得应该可以吸引一些百姓来。河东的兴县等地有土地的那些百姓,自然不会来这里,钟浩主要是想通过他们之口广为宣传自己的优惠政策,让逃亡河东的那些原先河西麟州等地的百姓知道。

那些河西百姓逃亡河东后,客居他乡,又没有土地等家资,而回来却能有地种,而且有许多优惠条件,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种得庄稼有可能便宜了夏军,但起码有静羌寨保护,性命至少应该无忧。万一夏军没来,可就白捡一年的收成,当然他们需要投入劳力,但在这些贫苦的百姓眼里,自己的劳力是最不值钱的,不能算是投入的。也正是因为此,钟浩才想通过兴县等地这些来做工的农户的口,让他们知道,进而吸引他们来静羌寨这里。

当然,静羌寨想要吸引更多的百姓来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保护他们辛苦一年的庄稼不被夏军抢掠。

只是这点钟浩暂时没有把握,只能留待日后解决,先能吸引多少百姓来算多少吧。

这半年一直提心吊胆,怕夏军来骚扰掳掠,好在夏军颇给面子没有来,一直没有来。

不过,钟浩听了韩虎的话,知道也不能一直抱着侥幸,如今马上要秋收了,必要的预防措施是必须要有的,说不定那天夏军就来。

好在静羌寨的寨墙如今建好了,只要哨探及时,让静羌寨的人都躲入寨子里,应该可保安全。夏军来扫荡掳掠,定然不会带什么笨重的攻城武器的,寨墙应该可以保护静羌寨里人的安全。

…………

秋风渐渐有了凉意,树上的叶子渐渐开始变黄了,可是果实却渐渐成熟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秋天的庄稼,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七月底是麦收的时节,静羌寨的一千五百多亩麦子,今年收成都不错,麦穗已经非常饱满,金黄的麦穗将麦秆压得有些直不起腰来。

最近连续几个大晴天,麦穗已经没有多少水分了。钟浩指挥静羌寨抢收麦子。

静羌寨男女老少,一起上阵,全部在麦田里用剪子剪麦穗。说不定什


状态提示:第一一五章 收获的季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