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院上坟>第四百一十八章 无类 (申)
了,也一定会有更多的记载才对。

唐明剑点了点头,认同了老林的看法,但告诉我们,问题就在于致幻蘑菇,特别是那种能产生仙境、仙人幻觉的蘑菇,非常的稀少。

蘑菇不同于其他植物,其实对环境的依赖性很高,致幻蘑菇还有一个特性,就是这种菌类要有一个宿主,一些特殊的树木腐烂以后的枝干,而且还必须在特定的气候和湿度环境里,如同沉香的形成一样,条件极端苛刻。环境一变,效果大变,这也注定了致幻蘑菇无法养殖。

最为有趣的是,即使同样种类的致幻蘑菇,长在不同的宿体之上,产生的致幻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一样的见手青,腐楠木和腐樟木致幻的效果要好得多,而长在柞木、灌木旁边的就差些。

而能让人产生仙境、仙人幻觉的见手菇,必须是千年老楠木旁边的,究竟是什么造成的差异,唐家也无从考证,只是这么一代一代传下来。

听了唐明剑的介绍,我不禁好奇心起,下意识的问了一句,“唐明剑,那你也试过致幻蘑菇了?究竟是什么感觉?”

唐明剑摇了摇头,“没有,从来没有过。我们的家族有族规,不允许吃致幻蘑菇。”

“可你的先祖是丹药师,炼丹就是为了服用的,不然还炼哪门子丹?”小雷在一边问了一句。

“我们这一支,从南宋年间开始,就不再炼丹,而是专门为其他丹药师采集草药,其中主要就是致幻蘑菇,前前后后怕是有上千年了。”唐明剑伸手拿起面前的纸杯,喝了一口,最初紧张的情绪有所恢复。

“我们祖上原本居住在陕西凤翔,后来迁移到四川眉山,明代时迁到贵州安顺,清代就迁到了云南。”唐明剑没来由的冒出了一句,我忽然意识到了其中的意思。

“你们家族的迁移一定和致幻蘑菇有关,是不是因为过度采集和垦殖,导致幻蘑菇绝迹,而不得不不断南迁?”

唐明剑诧异的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您说得不错,致幻蘑菇这东西,和普通蘑菇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一般蘑菇在土壤中都有菌丝相连,连成个圈儿,我们叫它蘑菇圈。采了蘑菇,只要不破坏地下的蘑菇圈,温度湿度合适的时候,蘑菇还能长出来。”

“致幻蘑菇,比如见手青,蘑菇圈很浅,药效好的物质又集中在蘑菇的根部,采集时不破坏蘑菇圈太难,所以基本上采十坏九。宋时炼丹求仙的多,中原甚至秦岭,好蘑菇都绝迹了,只有往南去。我们家族这一支,基本上就变成了职业采药人。”

“我们这一支唐家,每迁移一次,就会开一个药铺,名字叫蒲草堂,给人看看病,卖卖草药什么的,毕竟指望着卖致幻蘑菇,利润虽高,但难得开一次张,养不活这么一个家族。”

“也就是说,到现在你们那个叫药毒师的炼丹家族还存在?你带蘑菇来就是卖给他们?”小雷意识到了其中的关键点,打断了唐明剑的回忆。

唐明剑摇了摇头,“解放初时还有修仙炼丹的,但已经很少了,以前修仙炼丹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玩得起的,家财万贯不如丹香一炉,越是稀有的方子,越费钱,所以,修仙炼丹的背后要么有高官大族支撑,要么炼丹的自己就是大户,你们想,经历了清末到民国的战乱,又有解放后反封建迷信运动,哪还有炼丹的啊?”

“那真是奇了,没有客户,你那些蘑菇卖给谁啊?啊,我明白了,是那些瘾君子的替代品。”小雷挠了挠头,追问了一句。

唐明剑又喝了口水,耷拉下眼皮,算是对小雷判断的肯定。“我们这门的手艺,其实到我父亲那一代已经失传了,我是因为九七年时,在云南遇到一个收蘑菇的河南人,他让我帮他找见手青。和他聊多了,才知道了里面的门道。”

“我父亲死前,我们家几乎家徒四壁,他只给我留下了一本书,叫《百瘴谱》,说是家族传下来的,没什么用处,当做个纪念。我记得那书里记载了各种毒蘑菇,就是见手青也区分了几十种,而且还记载着各地山中蘑菇圈的大体位置。我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八章 无类 (申)--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