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江山信美>71.第七十一章

朝堂内外的律法仲裁主要掌握在大理寺、御史台及刑部手中。

御史台监察百官,如今主管的官员游焕,说来还是从良女案后提拔上位的,为人刚正,素不涉朋党之争;至于刑部,铁面无私崔临怆有青天之名,公允无须多说;大理寺最受人诟病,寺卿还曾在良女案中喊冤,助平乐侯为虎作伥,俨然是外戚一党。

如今吕氏轰然倒台,大理寺几乎上上下下都换了人。

半年前,纪桓受外戚打压,贬职外放,如今外戚失势,他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平反”,这张调职状来得也符合情理——毕竟是丞相的独子,才学出众,不可能一直呆在小地方。

不过等他修养好身体,回京恐怕上任会在年后了。

对于调职,纪桓没怎么表态,倒是竹石对此满怀期待,他认为洛宁县既不好玩,也不太平,已开始幻想回京。

整个下午,前来拜访县令的人几乎没停过,都知道这事儿闹大了,京城屡次派人来问。

纪桓见了几个衙门的熟人,桥头镇的李举人也来了,纪桓没出面,只派人传话让他揭过此事,早日动身,好好准备春闱。何婶在厨间炖汤,纪桓在房内呆坐了一会儿,唤竹石去准备祭祀用的果品,香烛及冥币。竹石见过曲平曲直的,知道纪桓要做什么,赶紧儿办妥。

主仆两人出了县衙。

他们就葬在月牙山山脚下,用了街上的棺材铺最贵的两口棺材,但也没有操办得特别隆重,钱老大连碑石都不给他们不立一块。”竹石说,还很不解,钱老大毕竟是天下第一首富。

纪桓却明白,他们是影卫,一生也不见得能在阳光下走上几回,死后也不想立碑提醒别人他们的知晓埋骨所在。

想找的人总找得到。

“好在我认识路。”

竹石不免唏嘘,“少爷,这次真的吓到我了,曲平曲直平时虽然呆呆的,但是武功那么厉害,整天神出鬼没的,都没能幸免于难……那天他们下葬的时候,钱老大脸色黑沉沉的,我好害怕,好担心……呜,就是这儿了……”

纪桓拍了拍竹石的脑袋:“你这么害怕,早知道就让钱老大瞒着你。”

竹石一下子垮下脸,双目含泪:“主子!我这人虽然派不上什么用场,可好歹贴身伺候了你这么多年,要是你出事了我却不知道的,整天笑嘻嘻没心没肺的,那我、我会难过一辈子的……简直比死了还难过!”

“是啊。”

纪桓清瘦的脸上忽然闪过一点黯然,“……将心比心。”

曲平曲直确实没有立墓碑,栽了两株松树,树前还搁着冷掉的祭品。这边同湖泊靠的近,吹来的风都兀自带着湖水的湿气。

竹石将准备好的东西一一拿出,点了供奉用的香烛。

纪桓肩披大氅,站在火盆前,任由火舌贪婪而迅猛地吃进一张张纸钱,再吐出焚烧过后的纸灰。他沉默,火光柔和了眉目,脸上看不出痛苦,却让人无端觉得难过。

竹石叹了口气,扭了扭脖子,忽然啊了一声:“钱老大……”

纪桓抬头,钱老大站在十丈开外,旁边还有一个蓝布灰衣的中年男人,正是陈二。目光相汇,陈二做了一个手势,示意纪桓继续。

一刻钟后。

钱老大和陈二走在前面,稍稍错开半个身位,纪桓隔了一段距离跟在后面。竹石原本也要跟着,明墨却不知从哪冒出,两人少年天性,好一阵子没碰上,在纪桓的允许下,竹石被明墨的风筝收买,一边儿玩儿去了。

这条路窄小,绵长,通往月牙山的山顶。

山路到底,是一座小亭,挂一块牌匾:出岫。

月牙山不高,好在人站在山头上,也足以一览整个月牙山的风光,甚至看见县城。纪桓的目光却停在后山的山谷中。山谷中间地势平摊,因有几处山泉汩汩流下,水草丰盛,草木清新。

先前纪桓曾派柳文轩统计过,知道燕疏在月牙山的后山足足养了三百多匹马,今日乍看,视觉上仍是不由一惊。

不仅有矫健的马匹,还有骑在马上的骁勇男儿,披坚执锐,乍看已


状态提示:71.第七十一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