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八年过去,朱睿的儿子朱辉,已经十八岁了。这孩子大概综合了父母的特长,长的英俊潇洒,卓尔不群,加上睿亲王世子的身份,引动京城所有的名暖倾心。

时间在林子墨身上一点也没留下痕迹,只是看上去更有韵味了些。睿亲王爱*恋王君的事情,早在大汉朝传遍,女子们羡慕林子墨作为男身,却得到了王爷的专宠;男子们则羡慕朱睿得到了一块美玉,既漂亮帅气地无人可比,又聪明的天下无双。

如今,作为一等侯,林子墨本来上本请辞差事,但是隆盛帝不答应,只好每十天上大朝时去一次。开玩笑,放着林子墨如此聪明的头脑不用,隆盛帝又不是傻了。

坐在小书房里,朱睿和林子墨喝着茶。林子墨道:“昊天,如今世子已经十八岁,该是到了成亲的年纪了,这件事宫里有说法吗?”在这个上边林子墨很上愁,他和朱睿毕竟是男子,和内院妇人打不着交到,不光朱辉,朱泽都十六岁了,也到了考虑的年龄,毕竟这里的人成亲都算早的。

朱睿皱眉,儿子的亲事倒真是大事:“明天我进宫一趟,探探母后和皇兄的口气。”虽然是他的儿子,终身大事还是要听听那两位的意见,何况,他和子墨平时回避别人家的女眷,对于谁家有适婚年龄的女孩,还真是不清楚。

谈完了正事,二人分别处理自己的事物。林子墨的威望很大,甚至超过了朱睿,朱睿还是替隆盛帝管理他的私物,并不经常露面。林子墨则做了孤臣,谁都不来往,每月必上一本,专门针对大汉朝的各种弊端,弄的隆盛帝高兴,大臣们则爱恨交加。

今天林子墨想要上的本是,如何使用新进进士。林子墨发现,书生们一旦中了进士,除了进入翰林院的要进修三年,大部分都是直接派往地方为官,好多都是直接任当地一县县尊,掌管当地的民生。

如果是稍微懂点民生或者农事的人还好点,最怕的是什么都不懂的书呆子。这群人读书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冷不丁交给他们这么重要的事情,好多人夹手夹脚,弄的百姓们苦不堪言。

这就和现代社会一样,学生们临毕业还有个实习期,有了点经验,就能比较胜任未来的工作。这个奏本一上,准会又得罪不少人,但是,林子墨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一个亲王、一个一等侯加在一起,本来已经位高权重,再要加上很好的人际关系,就是找不自在的节奏了。

如今林子墨上的奏章中,大部分实行起来,百姓们得到了最大的利益,个个欢欣鼓舞。而一些土地制度,严重伤害到了许多掌权者的利益,林子墨相信,如果不是他和朱睿能镇得住场面,早就被人啃得渣都不剩了。

提高商人的地位,提高匠人的地位,到处兴修水利和道路,让大汉朝处于欣欣向荣的最□□。

过了两三天,朱睿从宫里拿回了一份名单,上边全是太后和皇上选好的各府闺秀,一共二十个人。

两个人仔细看了一回,也看不出什么,除了欧阳志家的嫡女,林子墨还有点恍惚印象,别人就没见过。朱睿道:“这都是太后和皇上细致考察过的,出不了太大的差错,不如利用这一次,连泽儿的婚事一起定下来,只要他们成了亲,我们就自由了。”

他早打算好了,自从和子墨成亲,就没有带他出去玩过,以子墨向往自由的程度,却从来也不埋怨,让他心里有是愧疚,又是心疼。他们夫夫二人,已经给大汉朝和皇兄立下了汗马功劳,对得起朱家的列祖列宗。如今皇兄一日老似一日,太子渐渐做大,正是他和子墨隐退的时候。

最后商定,除了已经任大理寺卿的欧阳志的嫡女,选为了朱辉的世子妃,另一个户部侍郎家的嫡二女,听取了林怀德的意见,聘成了朱泽的媳妇。这两家的家长,官不高不矮,人也不结党营私,既不会丢人,又不会遭到皇帝和太子的忌讳。

朱辉的大婚热闹隆重,太后和皇上都下降到靖王府。欧阳氏长的很漂亮,而且性情中柔和带着有主见,成亲的第二天


状态提示:第95章 尾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