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1899大时代>第六章 阅兵(2)

第六章阅兵(2)

邯郸大营在邯郸城的北门外,而阅兵的地点则是在邯郸的西门外的校场上。至于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嗯,陈诚表示,阅兵的目的就是为了震慑内外的那些不安分分子。随意,当然要尽可能的扩大影响了。

那些士兵们从北门进,在城中饶了一圈之后,再从西门出城。西门外的大校场上已经垒砌了一个很大的观礼台,台上的最中间的位置自然是林梦楚和陈诚这两人的。剩下的其他位置,则是分给了各方势力的代表,像是什么英国武官,德国公使之类的人物。像是杉山彬这样的,也只在观礼台下面混了一个位置。谁叫日本现在还不是列强呢,所以杉山彬那怕是作为陈诚的老朋友,那也只得站下面了。

而像是顾维钧,霍元甲,船越文夫之流,就排到更远的地方去了。就在众人交头接耳的时候,轰隆隆的脚步声像是打雷一样的从邯郸城的防线传了过来。观众们伸长了脖子,想要一睹这只迅速崛起,然后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军队的风貌。

然后,他们最先看到的,就是道路尽头那一bō_bō起伏的钢盔和雪亮的刺刀。走在最前面的,是邯郸本地的卫戍部队中的一个团,人数在一千五百人上下。这些军人穿着整洁笔挺的军装,握着上了刺刀的步枪,踩着军乐的鼓点,从大路的尽头走来。

观众们一时变得鸦雀无声,只有记者和武官们拼命地按着快门,想要将眼前军队的风采记录下来。解放军的正步本来就是世界上最为刚健有力的,完全cos了解放军踢正步的邯郸卫戍军也将那种逼人的气势学了过来。一千五百多柄刺刀组成的钢铁丛林以整齐一致的姿态逼近过来的时候,那种感觉,会让初次见到这种气势的人为之心惊胆颤。

那些士兵们面色刚毅,下巴微微扬起,带着骄傲和杀气从观礼台下的大道上经过。忽然,那个带队的军官将手中的军刀举起,鼓点随之一变,他身后的那个团的士兵们也随之改变了步伐,所有人一起将面孔转向了观礼台。

那名军官将军刀斜向上方向之处,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大声地喊道:“元首万岁!”

卫戍团的士兵们也跟着吼出了这句让陈诚面行露出古怪神色的口号,而林梦楚也没了两人私下相处时的那种轻佻和不搭线,她表情严肃,左手伸出,对着台下面的士兵们回礼。等到这一团的士兵都走过了之后,少女才将胳膊放了下来。

副官向着观礼台上的代表们介绍道:“刚才走过去的是邯郸卫戍军第17团的士兵,曾经参加过廊坊之战和后来的北京之战。”

在翻译们将这些话翻译过去之后,那些代表们开始窃窃私语。然后,英国人的代表,同时也是《泰晤士报》的特约记者莫里循道:“我承认中国军队在廊坊和北京都打的很好,参加过着两次战斗的也定然是骁勇善战的勇士。那么,这支部队一定就是贵方最为精锐的部队了吧?”

副官笑了笑,道:“阁下继续看下去就知道了。”

德国公使克林贡忍不住出言讽刺道:“不过是靠着阴谋诡计才占了那么一点小便宜,我看也算不得什么。”

莫里循诧异地看了看克林贡,耸肩道:“可是,凡是参加过那两次战斗的士兵和军官都不这么认为。他们都很是佩服中国人的战斗力的,就是你们德国军人,在那两次的战斗里面不也是被打败了吗?”

“我们没有战败!”克林贡像是一只被挑衅了的公鸡那样伸长了脖子,瞪着眼珠道:“如果是在欧洲,我们德意志帝国的军人就绝不会因为弹药不足而遭受挫折!”

“好吧,我知道你们普鲁士军人擅长于陆地上的战斗,”莫里循道:“可是这里不是欧洲,而是中国。我想你们容克军官团就算是再厉害,也不能将贵国的军队无限制的送到这里来,所以,你说的一切都没什么意义。”

莫里循是英国人,就算他受过较为高等的教育,也对世界上的情况有足够的了解,但是他还是免不了的带上因国人特有的傲慢和矜持,以及自信。他并不认为承认


状态提示:第六章 阅兵(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