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盛唐不遗憾>第六百二十七章 港口建设
仍旧不是好办法。

李安指着两处最关键的防卫位置,开口道:“这两处位置最为重要,要建设两座结实的高塔,每座高塔的顶部放置四门火炮,十名士兵戍守就足够了,这样,方圆数里的敌人都不能靠近海港,同时,也省去了大量的弓箭手。”

“李侍郎说的对,这样守卫的士兵能减少很多,但守卫的力量却大大的加强了,火炮的射程比弓箭远很多,只需要两座火炮塔楼,便可以完全控制军港,让敌人不敢靠近。”

部下认可道。

在任何时代,若想减员增效,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更先进的设备,只有更先进的设备,才能实现减员增效的结果,而大唐现在有火炮了,只需要架设几门火炮,所能起到的震慑效果,远远高于人数众多的弓箭手,一个炮塔的战斗力就超过十个满员箭塔。

在军港建设两个全新的炮塔,是李安目前能想到的最佳的改进方案,至于扩大规模啥的,暂时资金没有到位,疏浚船也没有到位,还不能实行。

在军港调查了一阵之后,李安又去了民用港口,那里的改动潜力更大,因为面积更大,设施更多,而且,还能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所以,改动的必要性也是最大的。

军港考虑的更多的是安全性,而商业港口考虑更多的就是商业价值了,所以,改动的前提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

民用港口的一半以上被用于商业,渔民占用的地盘也不小,至于造船厂则只是占了很小的一块地盘。

日后的商业会越来越繁荣,所以,这一个商业港口是绝对不够用的,需要在几里外的浅滩继续扩建商业泊位,甚至还要多扩建几个,当然,原有的港口也可以向深海延伸距离,从而让水域面积更大,能满足停泊更多的船只。

渔民的渔获数量有限,造船厂也占用不了多少资源,而只有商船的上货和卸货是最麻烦的也是最消耗人力的。

李安走到一艘正在卸货的商船附近,看着几十名苦力正在卖力的搬运货船上的物资,顿时觉得这个现象必须要改变。

这些苦力很累,但干活的效率却并不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将一船的货物全部卸下,而码头的空间有限,后面还有不少船只正在等着卸货,有的商船需要等待一两日才能顺利的卸货。

当然,还有很多船只需要上货,需要各种补给物品的商船就更多了,毕竟,商船长途远行,需要在港口补给淡水和食物,还需要购买各种生活物品,所有这些都需要苦力进行搬运,而苦力的体力值是有限的,干活的效率自然高不了。

这种情况若不能及时的改变,必然会极大的限制港口商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若要改变这种吞吐效率低下的情况,可以有三种办法,第一种最简单直接,也最为容易,那就是增加苦力的人数,让更多的人来港口干活,以加快运输的速度。

第二种与第一种差不多,是要多建泊位,泊位多了之后,可以实现更多艘船只同时上下货,当然,对苦力的需求也更多了,这也是后期必须要做的事情。

第三种办法是采用机械臂调运货物,这样搬运的效率可以提高很多倍,对人力的节省也非常大,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可以极大的在增加港口货物的吞吐速度。


状态提示:第六百二十七章 港口建设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