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盛唐不遗憾>第四百六十九章 案发现场
行业,此刻,就有大批装车的护舒宝成品准备通过铁路运往东面的洛阳等大城池。

但因为一条铁轨被占用,这些货物完全运不出去,这让杨钊损失颇大,若是皇帝的列车长久占用铁轨,他的损失就会越来越大,货物积压的后果,就是资金无法有效回流,就像人的血液流向四肢,却无法有效的返回心脏,如此人就必死无疑,而商品若是不能很快的收回资金,就有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李安当然明白杨钊心里的小算盘,这个家伙早就被他看透了,在他面前就是个透明人。

“杨太府说的太对了,铁路每耽搁一日,商人的损失就增加一分,最重要的是东方的百姓无法及时得到所需的商品,时间久了会降低生活质量,尤其是杨太府的护舒宝,若是断货太久,洛阳诸城的贵妇小姐们就要尴尬了。”

李安笑着揶揄。

“哈哈!李侍郎说的是,不过,若没有李侍郎这样的天才发明护舒宝,大唐的贵妇小姐们也没有这个福分呢?”

杨钊死贱死贱的,一句话就把李安也拉入了妇女之友,变成了他的队友。

李安尴尬一笑,大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李侍郎,杨太府,已经到了。”

卫兵开口提醒。

“到了,已经到了,李侍郎,我们下车看看。”

杨钊率先下车,前去查看事发现场。

此时,事发现场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有朝廷的人,也有很多特意跑过来围观的无聊百姓,场面比较混乱。

“闪开,全都闪开。”

卫兵为了确保李安几人的安全,在驱赶人群,让人群离远一些。

“怎么回事,调查的如何了。”

杨钊看向一名负责现场侦查的小吏。

“杨太府,李侍郎,已经完全弄明白了,刺客用芦苇换气躲在水下,在陛下专列经过的时候,突然跃出水面,用铁棍掀翻火车,然后突然行刺。”

小吏调查了几个时辰,摸清了一些情况,并呈上几根刺客用过的芦苇和两根方形铁棍。

“李侍郎,这儿也找不到什么太有价值的线索了,不如尽快将陛下的专列移走吧!这样也能快一些通车。”

杨钊随意在周围看了几眼,开口说道。

“杨太府,陛下已经让你全权负责,这个问题,你不必问我。”

李安微微一笑,拿起芦苇和铁棍,仔细的观察起来。

芦苇还是完好的,铁棍却被火车的铁轮碾了很深的痕迹,由此可见,当时撞击力是何等的大。

“来人,把这后半截火车拉回京城。”

杨钊当机立断的下令。

刚才他们乘坐的火车充当了此任,负责将皇帝专列的后半段拉入火车站,而火车的前半段还泡在水中,仅仅露出很小的一截。

“立即让人打捞出来,运回京城。”

杨钊指着水中的几节车厢,下令道。

下完命令,杨钊与李安沿着铁轨往前走,前方几名铁路维护工匠正在查看铁轨的受损情况。

“如何,铁轨受损有多大,维修需要多久?”

像这种专业的问题,当然要李安亲自出马才行,杨钊对铁路是门外汉。

“李侍郎请看,这一片铁轨都被破坏,必须全部更换,以确保绝对的安全,至少也需要一日的功夫。”

一名工匠认真的回答。

“确实如此,你们抓紧干活,确保铁轨早日通车。”

李安非常认可工匠的话,并让他们立即开始维修被破坏的铁轨,当然,桥梁的围栏也是要维修的,需要多花一些时间,但就算不能很快修好,也不会影响火车通行,也就是说,只需要再等一日,积压在京城的火车就可以开往东方了。

“你们几个,有没有查到有关刺客的消息。”

杨钊看向几名衙役,开口问道。

“杨太府,已经能够肯定,刺客是从河道溜走的,暂时还没有头绪,不过,这些刺客有些受了伤,肯定逃不远,只需给京城内外的药铺下旨,让他们注意购买金疮药的人,我们的人也撒一些在药铺周围,发现可疑之人悄悄跟踪,一定可


状态提示:第四百六十九章 案发现场--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