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蠢材:大明科技世界第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清明上河图向我飞来

最终在神圣罗马等国的斡旋之下,大明和苏联人的停战协议,以大明割让唐努乌梁海予苏联,承认西域三省独立,建立西域社.会主义皿煮共和国而告终——嘛,其实后面一条与前一条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反正过不了几年,这个所谓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就会以公投的形势加入苏维埃联盟。

而没有了北方的压力,得以把大量主力南调之后,凯申公最终也无力在浙江阻挡皇帝的大军,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庞大攻势之下,凯申公不得不默默退出大陆,退缩到海外支持自己的势力那里以图后势。在周饶舰队的援助之下,他成功取得了没有多少陆军驻防的tw岛作为自己反攻大陆的前进根据地,并且把自己的行辕安置在了这里。而大明太平洋舰队却因为勃艮第海军军演的缘故,没有办法回国参与内战——当然,这也可能只是舰队司令的一个托词,皇帝的名声好像在一夜之间就臭了,臭到海军并不愿意再服从皇帝的命令。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因为凯申公并没有像媒体预言的那样迅速败亡,内战虽然看起来是皇帝处于巨大的优势,但结局依旧不甚明朗——因为皇帝与苏联签订的“卖国条约”,让皇帝几十年积攒下来的明君形象毁于一旦,常公得以抓住这个空子,大肆宣扬自己“绝对不会出让一寸华夏土地”,获得了舆论上的优势,不光是江南各省,汉十八省许多不满的青年纷纷下海投奔了常公。

可以说常公暂时取得了所谓的大义。这个时候皇帝的御用宣传部门宣称凯申公其实是共谍,反而没有几个人信,大家都在私底下议论纷纷,虽然凯申公在任上搞经济搞得并不怎么好,但目前这一切绝对都是皇帝的错。

地方长官甚至开始对偷渡出海的有志青年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用铁腕手法镇压的也不是没有,但没过几天这些忠于皇帝的布政使就会被有志青年们用人体炸弹炸成灰——青年们以无比高涨的爱国热情,高呼着“安拉胡阿克巴”……啊,不,是高呼着“还我西域,严惩****!”,以肉身之躯与忠于皇帝的大臣们同归于尽,而这些死去的大臣们不仅没法像干掉他们的爱国青年一样得到舆论的同情,甚至有人被同族拒绝他们落叶归根葬在祖坟。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地方官吏们对有志青年投奔凯申公的行为基本上都做出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决定。

另外,叛军的元首也不再是常公了,消失多日的朱镕合突然崩了出来,宣称自己已经不再承认自己那皇帝父亲的合法地位,并且接受常公的邀约,担任靖难军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扛起拯救华夏的旗帜,这样一来,靖难军便有了一个合理合法的朱家人担任领袖,叛军的士气更加的高涨……嘛,果然不出我所料,这个我们曾经搜查过好久的朱家小伙子真在常公那里,看来他内心里还是想要那个金銮殿上的皇位,无论以前做人多么低调,但看见这样好的机会,还是忍不住蹦了出来啊。

朱家人果然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为了皇位还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不过我也懒得吐槽了。现在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比如学一学古代的忠臣,冒死直谏。

嘛,我是个逗比,但却是一个倔强的逗比,皇帝的选择让我很生气,生气到了极点,我必须做点什么。

甚至我还为此和徐兴吵了一架,这小子满脑子都是忠君思想,什么世受皇恩,不可负君之类的,嘛,他家是世受皇恩,我可不是啊,哪怕你要搞死我,我也得就西域的问题在皇帝面前絮叨几句了——哪怕是皇帝把我提拔起来的,但这是原则问题,我不能因为皇帝的恩赏就对某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我跟随徐兴平定浙江,回到帝都的时候已经是四月底了,这个时候与苏维埃联盟已经基本谈判完毕,但还没有签订正式条约,帝都一如大半个月之前一样,浸泡在一种诡异难言的气氛之中。市面相当的萧条,路边巡逻的大兵们更多了,关门的商店前大多都挂着罢市的横幅或者告示。

看着真令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一章 清明上河图向我飞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