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代理判官>风雨金兰楼之序言

独石,有着悠久的历史,不知是何朝何代祖辈们来此开垦,谁也说不清楚。

独石包括独石邱家,独石肖家,独石曾家,东面是椅子岭,西面是人字岭,北面是定义岭。岭与岭之间形成三条冲,东面是曾家冲,南面是小江冲,西面是草茅冲,若非三条冲,独石几乎不透风。

独石四周环山,中间是一片开阔之地,就像大山深处的坝子。在这片开阔之地,耸立着三座石寨,清早起来,碧岩紫雾,景色非常美丽。

说起独石这个名字,方圆百里人人皆知,而且还会唱一首歌谣:独石三座寨,荞粑和芥菜;独石三座岭,荞粑不粘鼎;独石三条冲,荞粑和野葱。这首歌谣出自何朝何代?谁也无法考究。

独石的景点众多,有观音洞、神仙桥、猴子石、羚羊角、青蛇吐舌、一线天、通天岩等等,这是大自然的造化,是独石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

独石的古迹也有不少,有寨王庙、石屋庙,还有古道、古井、古楼,这古楼就是金兰楼。寨王庙早已荡然无存,石屋庙当年修电站也被破坏,金兰楼经历风雨剥蚀,风貌犹存,可惜十多年前也化为乌有。

说起金兰楼是古迹,其实‘二两棉花谈不上’,只是该楼造型古朴罢了。金兰楼门迎绿水,户对三寨,背靠郑公岭,日出日落,都能给金兰楼增添几分神秘的色彩,使得金兰楼成为独石人们心目中一座不倒的丰碑。

金兰楼原名宏公第,是曾氏祖宗宏文公的祖屋,乾隆年间改为“曾氏祠堂”,同治年间改为“曾公殿”,民国十二年,土匪来袭,曾公元帅显神通救了族人,改为“元帅殿”,是为了纪念曾公元帅。

曾公元帅是何等人物,是人还是神?众说纷纭,其中有大多数人是这么说的:元朝末年,我们的祖宗日雄公,生下一个儿子名叫曾是华,自幼聪明,修文修武,成为一位奇人。

曾是华一日在梦中遇到仙人点拨,习得武艺,游历九州,传教授徒,门生遍及大江南北。

有一年,他的学生张兆、海清竖起大旗,与朝廷作对,朝廷几次派兵征讨,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皇上只好贴皇榜寻找贤能之士。曾公元帅揭了皇榜,挂帅亲征,一纸书函平定叛乱。皇上龙颜大悦,封曾是华为都元帅率兵征讨浙江的方国珍部。

曾公元帅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看到江浙一带老百姓受战争之苦,生活艰难,上书朝廷,恳求“三年不征”。曾公元帅后来做了广东宣慰府督抚,勤政爱民,老百姓感恩戴德,立了他的长生牌位。曾公元帅去世之后,听说灵魂升天了,成了仙,他时常显圣,庇佑后裔子孙。

元帅殿改为金兰楼,那是民国二十三年,为什么叫做“金兰楼”,说起来其中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那是民国二十三年正月十五闹元宵的夜晚,元帅殿的香丁(专门负责早晚上香之人)曾庆喜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天上的金童玉女偷吃王母娘娘的蟠桃,被二郎神抓住禀报了玉帝,玉帝大怒,将金童玉女贬为凡人,打入下界。

这个梦到了第二天,果然应验了,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一对童男童女来到独石。曾庆喜看了这两个小娃娃,和梦中的金童玉女长得几分相似,问了问姓名,男孩名叫“金兰”,女孩名叫“玉女”。

“真是奇怪了,难道这是老天爷的安排?”曾庆喜把这件事和梦联系起来,说给族人们听,族人们一致认为是天意,于是询问了中年汉子一些问题,更加相信了。

就在这一年元帅生日那一天,元帅殿改为“金兰楼”。当然,人们重新选址修了元帅殿。

金兰楼是金兰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其中充满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金兰承受了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许多痛苦。金兰就像独石这片土地上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一棵经得起风吹雨打的小树苗,大自然的摧残他熬过来了,人工的折磨他泰然处之,就像快乐的小鸟,不知道什么叫愁。

小时候,我们在金兰楼读书,时常拿金兰寻开心,并且编了一首歌谣:金兰金兰


状态提示:风雨金兰楼之序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