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科幻未来>唯我独法>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街
的时候,立刻道:“陈易,看看我新写的论文。”

“不先喝点茶?”陈易调侃着。

“不急不急,你先看。”韩禾一肚子的激动。

完美主义者就像是马拉松运动员,累是累了点,跑完了总是轻快的很,而且对输赢的渴望远没有那么强烈。

陈易将20余页的论文翻开看了起来。

提纲是他写的,结论基本上就是确定的。韩禾所做的,便是为了证明此理论。这也是科研中常用的手段,科学家猜测某个东西应该如何如何,然后再用实验证明。有时候成功了,说明猜测是正确的,有时候失败了,没关系,照旧能发现一些什么,至少能证明此路不通。

现代中国的研究者和学者如此多,真要完成什么命题,干脆就像是警察排查一样,将所有的路子走一边,问题照旧能解决。

人海战术虽然低等,利用范围依旧是相当广的。

韩禾心情荡漾的道:“我们只要能证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与此四个因素有关,那么就能推而广之,对第三世界的劳动力市场进行评估。我认为,接下来替代中国廉价劳动力市场的,是越南。”

他指着文章的最后,道:“如果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在明年的确如我们预言的那样发展,那我们就真的成功了。”

陈易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合上论文道:“不错。马来西亚的问题呢?”

韩婕立刻转头过来,她也想听听经过自己转述的内容是否有效。

韩禾又掏出了他的小本本,看了一会儿,道:“不知道。”

陈易愣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我是经济系的研究生,又不是政治系的。”韩禾的压力很大,隐隐有爆发迹象。

“算了。”陈易放过了他,低头沉吟。

一会儿,韩禾道歉,说:“不好意思,我的确不懂得怎么和马来西亚当地的土著抢生意。”

“嗯,你觉得谁比较擅长这方面的事?”

“学校的政治教授什么的……”

韩婕忽然道:“外交部。”

她知道陈仲国在外交部有不小的影响力。早期的泥腿子们,懂外交的极少,陈仲国属于出身良好,受过不完整教育的优秀人才,能和外交部的家伙们说到一起。

陈易暗暗点头,手机上还存着聂浩的名字呢。

……

学校的生活平淡无忧,江北的棚户区,却在平静的萧索中,透漏出无可奈何的忧虑。

江北的面积很大,但有居民的地方不多。

老钢铁厂早10年就搬走了,留下的家属区也是破破烂烂的筒子楼,四层洋房连卫生间都没有,一层楼何用楼梯的拐角做饭。

老的船舶厂也搬到北边的岛上去了,虽然在六七十年代,江北船舶重工是响当当的大牌子,而今却要靠着国企的名头四处化缘,三菱重工答应外包一点项目给他们,并预付了2000万的款子,留在江北的厂区拆迁,一下子就好谈了。用领导们的话来说:地皮卖钱是坐吃山空,向国际先进的企业中学习,向国际市场证明我们,是授之以渔。

兴街南的老光头,每当说这个桥段的时候,都会重重的吐一口唾沫,说:“我看他们每人一套别墅,才是真的收了鱼了。”

然而,听老光头说话的街坊越来越少了。

兴街是棚户区的中心地段,向南是老钢铁厂和船舶厂的生活区,两厢挨在一起,少说有上万户的居民,这几年厂子效益不好,有点本事的人都出去讨生活了,空着房子要么租出去,要么就干脆卖掉。

现在,南街那边,企业的房子由领导出面,都拆干净了,瓦砾中留下一串星星点点,就是传说中的钉子户了。 块一平米,自愿搬走的没几个。

但老光头是不住在南街的,想要 块都没门。

他虽然是老船舶厂的员工,却属于停薪留职,自己出来打拼的。

奈何时运不济,别人倒卖废铁电线的,批发蔬菜水果的,做物流运输的,早都发了,就剩下他这样的,连套房子都没分上,只能住在互搭乱建的小平房里,好在这平房建的早,位置好,还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街--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