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山河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十二道金牌重现

在刘朗针对宣抚司军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前夕,阮小五、萧恩再次提出退养的申请,他考虑到两位前辈确实年龄大了,就正式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小,o加上早已淡出军政舞台的萧让和金大坚,意味着梁山老一辈,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刘朗特别任命四位前辈为讲武堂荣誉教授,关照他们退养之时,多到讲武堂走走,发挥余热,给基层军官传授一些经验。

阮小五和萧恩退养之后,就隐居在台北,以教养孙辈为乐。萧让和金大坚都是孤身一人,他们也一直以刘府下人自居,因此,还是和以前一样,居住在侯府,顺便帮着刘朗处理一些机密事。

军制改革大方向确定以后,宣抚司主要文武官员磋商,最后决定:水师扩编为四个舰队,每支舰队两万人,辅助军五千人,主战军一万五千人;骑兵分设两个团,每团六千人;特种军六千人、救护军两万人、预备军五万人;步军设军团制,每个军团一万人,设五营,两营辅助军四千人,三营主战军六千人,其中主战营由两营神机军和一营传统兵种组成。

讨论通过后,刘朗立即签发调令:

水师第一舰队统领张宾,副统领李登,管辖两浙路沿海至台湾北端海域;第二舰队统领张云,副统领罗延庆,管辖整个台湾海峡,以及台湾南部海域;第三舰队统领严成方,副统领阮良,管辖吕宋岛周边,及南洋海域;第四舰队统领石俊,副统领萧桂英,管辖济州岛、虾夷岛周边,以及北方海域。

步军一军团统领呼延钰,二军团统领徐晟,三军团统领史鹏,四军团统领林天龙,五军团统领曹保,六军团统领汤艾,七军团统领韩启凤,八军团统领凌威,九军团统领阮义,十军团统领穆岩,十一军团统领鲁平,十二军团统领武南,十三军团统领韩启龙,十四军团统领刘守义,十五军团统领林天宝,十六军团统领杨国良,十七军团统领索志,十八军团统领李飞,十九军团统领石雪松,二十军团统领樊成,二十一军团统领邓肖雄,二十二军团统领展鹏飞,二十三军团统领孙猛,二十四军团统领刘益,二十五军团统领冼成功。其中一军、二军驻扎台中;三军、四军驻扎台南;五军驻扎济州岛;六军、十四军、二十军、二十一军驻扎广南东路;七军、二十二军、二十三军、二十四军驻扎广南西路;八军、九军、十军、十一军驻扎福建路;十二军、十三军、二十五军驻扎台北;十五军、十六军、十七军、十八军、十九军分驻五岭。

水师陆战队一军团统领花雨,驻扎济州岛;二军团统领伍尚志,驻扎虾夷岛;三军团统领严奇,驻扎舟山群岛。

特种军统领杨雄,副统领刘昕,分驻福建路、台湾路;骑兵一团统领杨再兴,二团统领岳雷,驻扎台湾;救护军统领李玉良,副统领柴青芝、木子青;协从军统领原田次郎,副统领冈本、佐藤;驻扎台北;情报军更名情报局,统领时宾,副统领木子燕;预备军统领张大力,驻扎台北训练营。

军制改革完成之后,刘朗又针对宣抚司军政架构,进行了完善。宣抚司这个框架是朝廷设置的,如今还要扛朝廷这面大旗,不能废止。为了更好的决策,刘朗在宣抚司框架之外,新设了一个军机处,总揽宣抚司内日常军政事务,决策大政方针。任命虞允文为首席参议,武定国、张达、方恩全、水泽乡、吴能、朱貌为军机参议。

如今刘朗的羽翼已经丰厚,具备了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实力,刘家嫡支合议后,决定退出商界。刘朗的亲族,东方家也顺势退出了商界,徐家因为家业庞大,转变不易,刘朗岳父徐烈把家族商业主导权交给了二弟,自己这一支不再从事商业。刘朗的师兄杨全有,也名下一些产业变卖,阖家搬迁到了台湾。

刘朗把原制造局、造船局、复兴出版社收归宣抚司所有,致远船行和刘家船行合并,依然取名致远船行,也归并宣抚司掌管。为了细化宣抚司行政管理,在宣抚司下设:工业局,总管秦峰,副总管周工;商务局,总管刘谦,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一章 十二道金牌重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