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残汉逐鹿>第一四八章 让徐州陶谦归西
陶谦的笑容,让人感觉到说不出的古怪,而接下来他的一番话,更是让所有人为之变色。

“玄德,你敢做这徐州之主么?”

不是问刘备愿意不愿意,而是诛心一般地问他敢不敢。

陶谦,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陶谦明显已经是将死之人,难道,临死之前,他还要折腾一番么?

糜竺和陈登对视一眼,均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强烈的震惊与不安。

他们二人侍奉陶谦多年,对于陶谦的性格脾气自然非常的了解。所以,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恐怕陶谦心里面所想的,和他嘴上所说的,并不一样。

刘备没有躲闪,就那么平静地迎着陶谦的目光回答道:“备才具不足,南接此大任,恐要辜负明公的厚爱了!”

“是吗?”

陶谦的目光,忽然又变得浑浊了起来,用尽了浑身上下最后的一丝力气摇着头道:“罢了,罢了,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心,这徐州牧的印绶,也只能交给你了……”

留下了在这个时间的最后一句话,陶谦的脑袋便是一歪,浑身一软,尽管双手还紧握在印绶上,但闭上的眼睛,却是再也睁不开了。

“遵从恭祖公遗命,恭请玄德公接任徐州牧之印绶!”

糜竺反应最快,丛陶谦的手中拿过印绶来,双膝跪倒在刘备面前,声音中有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刘备却是看都没看一眼,整个人跪着往前走了两步,伏在陶谦的尸体上,放声大哭。

糜竺有些尴尬地看了刘备一眼,刚想要继续说点什么,却被陈登用眼神阻止了。

关羽和张飞对视一眼,突然齐齐转身离开了。

陈登表情平静地看着关张二将离开的背影,嘴角勾勒出了一丝古怪的笑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刘备这一哭,足足哭了一个多时辰有余,悲切哀痛,杜鹃啼血一般。

“逝者已矣,哭之无益,还望玄德公爱惜自己的身体。”

陈登余光看到张飞一脸兴冲冲地回到了内室来,顿时了然,扶起刘备劝慰道。

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刘备,终于止住了哭声,神情悲戚地摇着头叹道:“遥想昔日初见恭祖兄时,他还是老当益壮,如今却是天人永隔,又怎么不让人心生叹惋悲痛之情!”

陈登深吸了一口气,猛然跪倒在地,“还请玄德公看在徐州百万苍生的份上,继承恭祖公遗志,接掌徐州牧印绶!”

“恭请玄德公上座,受我等一拜!”

哗啦啦徐州文武跪倒了一片,包括曹豹,曹宏兄弟在内也不例外。或许很多人心中,对于刘备这个外来户并不是十分认同。但无奈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凶神恶煞一般的关张二将,给他们带来了太大的压力。

刘备深吸了一口气,满脸郑重地伸出双手,丛糜竺手中接过了徐州牧的印绶,缓缓道:“备虽不才,但既蒙恭祖兄临终相托,又得诸位同仁如此信任,便不再推辞了!”

徐州,虽然富庶,但如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对于这一点,刘备心知肚明。可是,他却完全没办法拒绝,因为这个诱惑对他而言实在是太大了。

草草处理完了陶谦的丧事,刘备便匆匆召集了陈登,糜竺,以及他的两位兄弟共同商讨御敌之策。

术业有专攻,糜竺是个天生的商人,但对于兵事却并不擅长。关张二将则更不用说,让他们冲锋陷阵没有任何问题,但出谋划策,制定战略这样需要动脑子的事,对于他们而言却比斩将夺旗要困难得多了。

因此,实际上,刘备能够商议的人,也只有陈登而已。

陈登在地图上比比划划了好半天,最终一声长叹摇着头道:“曹军势大,不可力敌。我建议主公早作打算。”

刘备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仍然不免失落之情,轻轻叹了口气不甘心的又问道:“一份胜算也没有吗?”

陈登道:“曹氏兄弟心思难测,而徐州可用之兵,又尽归其掌握,尤其是三千丹阳兵更是唯曹豹马首是瞻。主公想要以弱胜强,唯有指望曹贼犯错


状态提示:第一四八章 让徐州陶谦归西--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