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擎国>第三十五节、斗争的方向
备工作,但是只要他出现在茶馆里就必然会成为众人的焦点,最近就连他说的相声都开始朝着讽刺儒家的倾向发展,比如最近的这一段……

“我说你的脑袋有八斤半!你信不信?”姜田站着摆出一副嚣张的嘴脸,没想到剧情会这样发展的听众们顿时哄笑了起来。

在这段相声里,本来包袱就是抖在这个地方,但是剧情铺垫之中,抬杠铺的掌柜的曾经问得孔圣人哑口无言:“既然你自己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那么你又是怎么周游列国居无定所呢?”

在此之前是没人敢直接质疑圣人的理论,就是亚圣的也不行,如果觉得有问题,也只能偷偷想想不敢声张,就好像王阳明格竹一样,自己对着竹子发呆就好了,千万别和其他读书人探讨,更不能高声宣扬,唯独姜田最近是变本加厉的开始向圣人的名教发起攻击,更要命的是这小子还走的是基层动摇的路线,通过相声这种社会底层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普通百姓中传播。其实吧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他的父母早就死了,所以这个传统相声是有极大漏洞的,姜田虽然是穿越者,但是这一世的记忆中对孔子的履历可是清楚的很,于是等段子表演完了,大伙笑的也差不多了,姜田这才端坐在书桌之后,认真的板起面孔。

他朝台下拱拱手:“诸位!笑话归笑话,大家莫要当真,有人问我说的这叫什么书,其实在下不是说书,而是在说相声,这相声嘛就是相貌之相、声音之声,不过是博您一笑罢了,但是对于孔子还是应当保持恭敬的。”

谁都知道他最近正在倒孔,怎么突然间又开始说保持恭敬了?底下听乐子的观众们有点搞不明白他究竟想干什么,就连从不干涉演出的赵老板都有点诧异,只听他继续说道:“孔子其人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末期的鲁国,他的学问受周公与管子影响,又拜老子为师,最终学有所成创立了儒家,可见儒学本是博采众家之长,怎会妄自尊大,更不可能斥其他学问为细枝末节奇技淫巧……”

先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孔子,免得很多白丁们搞不清楚孔子的生平:“说他圣贤,那是因为他尊师重教、广泛的传播知识,说他名不副实则是因为此人看不透世态炎凉,以为只要天下人都心向圣贤便可国泰民安教化万方,其实大伙都知道,前朝那些嘴上说着仁义道德的道学先生们,鞑子前脚进门他们后脚就剃发称臣,这些人哪个读的不是圣贤书?所做之事和所讲之言却相去十万八千里,否则这大好河山又怎会让鞑子蹂躏……但是这是孔子的错吗?不对!前明的覆灭天灾人祸皆有,只是人祸更甚罢了。若是将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两千年前的古人,说这话的人其寡廉鲜耻可见一斑。自汉武帝以降,历朝历代除了蒙元不算,都是独尊儒术的,但这也是表面上说说罢了,其实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儒法兼用两者相得益彰,那为什么每个朝代的灭亡都没有明朝那么的读书人祸国殃民呢?贪官污吏横行也就算了,毕竟哪个末世都是这样,可是衮衮诸公殷殷学子,为了权柄争来斗去口水横飞,却全然不顾灾民嗷嗷待哺,外寇屠戮百姓,九州生灵涂炭,他们却在一些“名教”、“大义”上浪费时间,险些害的咱们亡国灭种!敢问孔圣先师就是这么教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

姜田一反常态的从说相声变成了演讲,这些经历过战乱的人们大多心有戚戚,正如姜田所说,即便儒学有错但也不至于荼毒百姓,错的是那些打着名教的旗号装成君子争名夺利的真小人们,这可以算是指向性的问题,配合着他挂在门前的那块牌子,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斗争的方向一下子就从倒儒变成了批斗儒生,儒学存废之争被引到了另一个方向。


状态提示:第三十五节、斗争的方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