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寒门状元>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换利益
完何鉴起身便要走,谢迁跟着站起来:“不妨留下来一起用餐?”

何鉴摇头:“今日乃新春佳节,于乔你多跟家里人聚聚,年后朝中事情不少,到时候有你忙的……公是公,私是私,赐宴时遇到之厚莫要太过冷漠,再者若是之厚前来拜访,你也莫要将他拒之门外!”

谢迁没好气地道:“要他来啊……以我看来,这小子早就不知什么是礼数,老夫现在很后悔将孙女嫁给他,瞧瞧他现在那德性!”

何鉴看出谢迁口是心非,不再跟他争辩,由谢迁相送下出了谢府,回家去了。

……

……

就在何鉴跟谢迁会面时,沈溪正在京师福建会馆接见各地方商会代表。

这时候的商会,跟后来大行其道的地方商会有所不同,地位不是很高,只是一种自发形成的同盟组织,并未形成有效的商业联络机制,显得很松散,不过因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商会有其存在的必要,互相间谈判也能增加不少筹码。

福建会馆内很是热闹。

无论这些人是否支持沈溪关于工商税改革的新举措,到底是兵部尚书会见商贾,这已经是一种极大的礼遇,来的商贾比沈溪预期的要多许多,显然这些人都以能跟沈溪攀上关系为荣。

福建商会的代表,不是旁人正是宋小城。

宋小城曾是车马帮大当家,虽然后来车马帮解散,但在沈溪得势后,宋小城以福州和汀州为根基,把福建商会搞得有声有色,而且在所有商会中,闽商算是大明最具有代表性的商贾组织,很多条例和内部运行法则,都被其他商会模仿和照搬,而其中大部分条款都是沈溪制定。

各地商会用的基本都是沈溪制定的规章制度,享受到种种便利,只是他们并不知晓始作俑者是谁,也不会领情。

福建会馆二楼,宋小城一一为沈溪引荐各地商会代表,一地商会通常会来三到六人。

其中以江浙、南直隶等地的商会代表人数最多,主要是跟这些地方商会有着详细划分有关,很多地域是以省份组成商会,而江南富庶之地则更加细分,通常一个州府就可能会有一个商会,而且这些商会间竞争激烈,彼此间并无太多来往,反而会因为利益之争大打出手。

宋小城道:“……大人,今日前来赴宴的商会中人,基本在各商会都能说得上话,他们基本都是得到消息后,星夜兼程,于年底时抵达京城。”

沈溪点了点头,没有就坐,跟在场的商会代表一样站着。

那些商贾见沈溪原本都应该下跪,但沈溪却免了他们的大礼,当然他也不会不顾身份贸然还礼,不管怎么说民是民,官是官,尊卑贵贱还是存在的,这些商贾就算见到个知县也要磕头。

等差不多把各地商贾代表都见过后,沈溪算了下,江南来的商会中人最多,而江北商会则相对较少,其中又以京师周边商会居多,河南、山东等地商会也都派了代表,但数量就少多了。

至于后来大行其道的徽商、晋商等组织,如今尚处于萌芽状态,未形成体系,在京城内也无分支。

沈溪先让各地商贾坐下来,他作为在场地位最高之人,做了开场白。

“……诸位都是我大明最优秀的商贾,往来于各地,以低买高卖为营生手段,想必诸位家底都很殷实。”

沈溪说话的方式,让在场的人很不适应,一来他不摆官架子,说话不拘泥于文言文,一口大白话让所有人能听得懂,一来就单刀直入,直指问题核心。

宋小城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作为代表发言:“大人,我等也是赚个辛苦钱,谈不上家底殷实。”

沈溪道:“诸位不要以为本官高不可攀,说起来,本官也是商贾出身,对诸位经营的手段多有了解。”

在场商贾都面面相觑,文官都以经商为耻,而眼前这位朝中显贵居然公开承认自己商人家庭出身,无异于自贬身价……虽然沈溪出身汀州商会之事本身不是什么秘密,就连当今皇帝都知道。

沈溪笑了笑,道:“以商会为基础,各地商贸都有一定发展


状态提示: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换利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