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铁十字>第三十节 听其言观其行(5)

小林光秀的参谋素养那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上参谋本部多年的战术熏陶和战史钻研,那讲起课来真的是滔滔不绝、条例清楚,特别是他掌握了大量华北日军以往的战斗过程,看得到内部总结,使之更有利于战术分析,而且他不单纯从士兵战斗精神层面出发考虑问题,而是很冷静的分析指挥官的判断和应对,并讲他认为应该怎么做的策略,双方一般在沙盘上进行推演,相当于在实地中对战事进行复盘,牛的是小林光秀通常只有一个人,而与他对阵的八路军团、旅长经常是3-4个人一起商议,当然lin biao这种师长级别的就不下场了,小林光秀是中佐,他是中将,中将隔着好几级呢。

在小林光秀“复盘”之下,八路军总部好多将领都惊出一身冷汗,因为如果按他的办法,八路军以往几年的损失要比实际大得多,遇到的困难也多得多。但小林光秀很诚恳地认为自己并不是比别人高明,解释道:“我已习惯于反游击战战斗,因此对这些战斗能轻易看出其中问题来,但我现在不适宜大兵团作战,因为我从未针对这个领域进行过针对性的参谋问题作业……而华北方面军的兵力从未充足过,过去几年都是进行大兵团作战,重心在政府军这边,如果按照我的思路打仗,可能就打不好了……知道八路军所谓的百团大战以后,日军才对八路军的真正实力有所了解,叫做‘要对华北有再认识’,所以一方面从前线抽调兵力,一方面将我从满洲调过来……当然这已积重难返了。”

彭德怀虎着脸问:“照你这么说,百团大战是打错了?”

小林光秀笑笑:“错当然没错,八路军分散发展了这么多年,必须经过一次统一指挥的战役来协调自己的指挥和配合——无论平时计划设计得多么好,不经过实地演练和作战都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就正规化大兵团作战而言,团的规模还是偏小,日军也好,欧洲各国也好,都是以师为单位执行战术任务的,一般集团军只管到军或者师一级,但那也只有十几个最多20来个战役单元,再多就不行了。八路军说是一路军,从兵力来看已相当于西方一个集团军或者日本华北方面军,西方集团军如何参谋作业我不是了解得太深刻,但华北方面军我是清楚的,只指挥到师团、旅团这一级,最多个别几个联队组成的特别支队也指挥一下,冈村和司令部绝对不可能跳过师团长、旅团长去直接指挥各联队。

因此我只问一句,百团大战作为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的战役,首长要如臂使指般顾及100多个团,是否已超过了参谋作业的能力?更何况八路军参谋系统又这么小,人数连华北方面军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怎么可能指挥得过来?硬要指挥就只能放羊,划定一个大体方略,具体作战发挥下属能动性,下属想得和首长一致还好说,想得和首长不一致就麻烦了,看上去就乱糟糟的,我看过当时的作战记录,如果形成合力用8-10个团去打仗,根本不是这种打法,现在的局面是,地图上有8-10个团兵力,距离也不远,但彼此间无法配合,其实是分散作战、各自为战……”

彭德怀狠狠地一拍桌子:“小林同志,你说的太对了,百团大战其实是赶鸭子上架,我们最初只规划了22团,上头还有3个师,这样我能管过来,实在是日本鬼子,哦,不好意思……日军欺人太甚,根据地老百姓无不咬牙痛恨,所以大家热情高涨,全部投入了战斗,不到1个月就先后有100多个团投入了战斗,实际上最后结束前包括民兵和游击队在内,至少有200个团参与。”

听着他刚说了一半鬼子马上又改称日军,大家都笑了,延安现在有不成文的规矩:凡有林哲、小林光秀等日本同志在,严禁说鬼子,要说日军、日本政府,说日本鬼子不是把小林也骂进去了么?林哲还好,反正不懂,有转圜余地,小林天天用中文讲课,中国话说得很溜了,你好意思骂他是鬼子?所以彭这一急刹车引得大家一片笑声,连小林光秀也笑了——对方没有恶意,只是说惯了罢了。

<

状态提示:第三十节 听其言观其行(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