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汉末之吕布再世>第八零七章 新令(4000字)
皮了!”

“真的吗?”小男孩的眼中霎时光亮十足。

“为父什么时候骗过你!”

大将军万岁!大将军万岁!

男人背起儿子,一路高呼,像个疯子一样的渐渐跑远。

看着叫人感动,也叫人心酸。

再三向衙役求证之后,市集这里的百姓迅速哄散而去,浑然忘记了起初的质疑和打脸,心中琢磨着各自可以享受什么样的优惠政策。

有了这种好事儿,百姓们呼朋告友,口口相传,在兖州这片大地上,正以极快的速度传递开来。

黄昏过后,兖州城的县衙大门外,仍旧排着长长的队伍。

几十名衙役正在发放粮食,一名文官模样的文士右手握笔,坐在案桌前,正在查看递来的户籍证明,若是符合要求,他便在户籍薄上打个圈,身后的衙役便将称量好的粮食,递交过去。

尽管排着长长的队伍,百姓们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的不耐烦,反而充满期冀与兴奋,井然有序的依次前进。

吕布与郭嘉换了常服,缓步而来。

来到长龙后方,兴许是缘分所至,吕布瞧见了前些时日在田地里遇见的那位老农,便上前打起招呼:“老伯,好巧啊!”

老人见到吕布,显然颇为意外,躬身行礼一番之后,恭敬回道:“贵人,是您啊。”

“你们在这里做什么呢?”

吕布明知故问,想听听百姓们对新推行政策的意见。

老人有些拘谨,卑微说着:“大将军颁下新令,凡五十岁以上老人、十岁以下孩童,皆可来此领取粮食。”

吕布表现得有些不信,“真有这么好的事情?”

老人笃定的点着脑袋,千真万确。

“这大将军,可真是咱们的大救星啊!”排在老人后头,有个牵着自家孩子的男人万分感慨。

在这里排队的多有青壮汉子,他们怕孩子或者老父拎不动粮食,所以陪同前来。

“谁说不是呢,我之前还一直支持曹将军,希望大将军战败退走。如今想来,真是猪油蒙了心肝,没心没肺!”有人语气懊恼,为当初的想法忏悔不已。

在他旁边的汉子似是也有类似的经历,感叹说着:“之前外边传言四起,说大将军嗜血暴虐,残暴指数丝毫不下当年的董卓。得知兖州告破的那一刻,要不是老母病重在床,我都差点带着全家老小逃往豫州避难……”

“幸亏你没去成,否则,哪还领得到这些活命的粮食!”旁边的汉子爽朗说道。

男子点头称是,同时也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大将军,报以敬仰之心,感慨无比:“天下间,再难有大将军这般仁善的心肠!等领了粮食,回家我就给大将军立起长生碑,保佑他长命百岁。”

底层的百姓就是这样,文字不识几个,家国天下的大道理也不懂得,但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会念着谁的情。

长长的队伍有条不紊的往前挪进,与老农闲聊小会儿之后,吕布打算回府。

此时,前方却传来一阵不耐烦的声音:“好了好了,今天到此为止,想要领粮食的,明日再来吧!”

听得此话,百姓们顿时慌了,齐齐哀求起来。

“官老爷,我家已经好几天都没食物下锅了,就指望着这口粮食活命呢,求求您再给我们些时间吧!”

“就是啊,求您了!”

面对百姓们的苦苦哀求,那位执笔的县薄丝毫不为所动,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尖着嗓音阴阳怪气的讥讽起来:“以前没有发放粮食,你们不也活得好好的吗!现在可以领粮食了,反倒说活不下去,你们这群贱民,就是矫情!”

百姓们敢怒不敢言,怕万一得罪了这位放粮的官老爷,以后再也领不到粮食,只好憋屈的忍气吞声。

为求粮食活命,有百姓跪在地上,磕头再三恳求。然则这位县薄看都懒得再看一眼,对那些于心不忍的差役骂道:“都愣着干什么,还不把这些粮食、桌椅,全都搬回县府。”

衙役们得罪不起这位县薄,只得搬运起粮食。

“这位大人,现在天色并不算晚,多少百姓指望着粮食活


状态提示:第八零七章 新令(4000字)--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