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宋道>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六章 尾大不掉
和音乐,对于满足这种奢侈生活来说,来自国家的庞大收入犹感不够,于是便大搞卖官政治。对于能够出钱承包工程的人,按其出钱多少卖给国司及其以下相应的官职。国司一职最有贪污财的机会,许多官僚贵族纷纷通过贿赂藤原氏弄到兼任国司之职,身在京都,派代宫赴任,称为“遥任”。国司毫不顾及生产,在国衙领内放任代官搜刮人民,因此有“受领”绰号。当时流行着“受领跌个跟斗也要抓把土”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国司的贪婪。

而尾大不掉的代价,就是要面对这些大名逐渐膨胀的野心!

在公元1o世纪3o年代前后,日本几乎同时生了两大叛乱事件——“平将门之乱”与“藤原纯友之乱”。前者生在承平5年(公元935年),后者生于天庆2年(公元939年),故史称“承平、天庆之乱”。平将门(公元94o年)属于桓武平氏一族,定居下总地方,公元935年同族生内讧,朝廷进行干预。为此他纠集反抗国衙的关东武士驱走关东北部地方官,公元939年宣布关东八国独立,在下总猿岛筑起宫殿,自称新皇。

惊慌的朝廷于公元94o年派军征讨,但征讨军末到,叛乱已被平氏同族平贞盛和下野押领使藤原秀乡平息,这两人都是地方武士。藤原纯友(公元941年)是伊豫国(今四国爱援县)的“椽”(三等官),承平5年(公元935年)率千余只船动叛乱,袭击淡路、赞歧两国国府,迈进九州大宰府。公元941年被源经基平息。“承平、天庆之乱”说明,朝廷已无力镇压叛乱,必须借助地方武士的力量了。从这时起,地方武士的实力也开始得到中央的承认。

此后,又生了开始于房总而又迅扩展到上总、武藏地方的“平忠常之乱”(公元1o28年—公元1o31年)。朝廷在派出的将领表现无能之后,又改派了清和源氏一族的源赖信,迅解决了问题,据说源赖信之名使平忠常丧胆,不战而降。


状态提示: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六章 尾大不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