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休养好了,于是收拾了行装,告别亲眷后回去城外大营。

和他前后脚离开的是周连平,周侯爷想整治他久矣,不顾年关将至,硬是赶着请托了人走完了手续,火速把他塞进了五军营,为防他给小儿子捣乱,或是惹了祸连累人,塞的是左军营区,和周连营不在一处。

据说周连平得知消息的那天,差点想把自己的腿敲断了以逃避从军,可惜终究没能对自己下得了这狠手,只有哭哭啼啼地被踹走了。

连着又飘过两场雪后,时令就迈入了新年,与往年相比,永宁侯府的这个年过得格外有些冷清。

三房在外任上回不来,只能让人送了两车年礼回来,都是些湖北当地的名产,也有给各房捎的礼物,霜娘也收到了,是两匹有当地特色的锦缎,除此之外郑氏还额外给她写了信,信里很雀跃地告诉她,她已经有喜了。

“呀,还是出去好嘛。”

在家这么多年都没信,出去半年多点就有好消息了。霜娘很为她开心,忙从自己的私房里预备回礼,安氏那边一定也接到消息了,她冷淡庶房但也没刻意亏待过,年后应该会打发人送一批东西过去,她正好可以搭着一并送去。

周连营和周连平离得近,但也都没回来,这就显出武职的特殊和辛苦来了,近年关时各个衙门都封印落锁,大小官员都放了年假,可以回家过个消停舒服的年,只有军里例外,虽然不需操练,但大部分人仍要值守,高级一点的武官才可以有轮休。

周连营也可以摊上,但他先时休了那么久,该着他的差都是同帐的韩飞替他兼着的,他一回去,韩飞各种邀功自夸,所以这时他只好发扬了风格,把假全让给韩飞了,他独个在营里顶上两个人的份。至于周连平,周侯爷替他捐的是个把总,这级别还不够轮上他,得先煎熬上几年再说。

一下少了三个成年男丁,加上还有孝,饶是还请了西府那边一起来过的年,也怎么都热闹不起来。

周侯爷心有感叹:“往常觉得我家子孙也算昌盛,如今看,还是少了些。”

周连政笑道:“父亲差矣,就是我再多出两倍的兄弟来,等大了有了出息,也自然都要向外腾飞的,若都窝在家里,父亲才多有愁思了。”

周侯爷一想,正是如此,便摸着胡须又欣悦起来。

到了初十,西府那边静悄悄地一如往常,侯府这边则已经到了出孝的日子,一套祭礼走完,各房都换了陈设,门楣上挑出大红灯笼,鲜艳的摆件都摆出来,暗沉沉的衣裳也都脱下来了,穿红裹绿的丫头们在甬道上来往行走,这时再往宅院里看一看,终于能看出些新年的喜庆来了。

霜娘事先预备有几套颜色亮些的衣裳,但她还没来得及上身,已经又收到了分别来自安氏和梅氏的补贴,都知道她的守孝期比别人的长,以前纵有鲜衣隔了几年也穿不得了,安氏大手笔地一次性令针线上给她赶制了八套送来,梅氏那边少些,也有四套——冬衣不同其余三季的衣裳,用料做工都要费出几倍的钱来,一件带风毛的袄子抵得上寻常人家一年的用度,收得霜娘都有点手软。

安氏那边的也罢了,长者赐,不能辞,还叫梅氏这么补贴霜娘就有点不安,她的为难之处在于,安氏的礼是不用还的,但梅氏那边是需要的。可要是还同等价值的,当年她的婚事就是梅氏一手经办的,最清楚她的底细,纵然她攒了几年家当现在能还得起,那也明摆着是打肿脸充胖子,梅氏送她礼是好意,她这么逞强还礼,反倒给弄尴尬了。可要照便宜了还,那不就是占人便宜?人家帮她一回是救急,她没那么大脸还让人家救上她的穷啊。

她这个话不好说,就存在心里琢磨,还是金盏从家里休假回来,看出来了,倒奇怪道:“奶奶多想什么,大奶奶是长嫂,又管着家,照顾着下头的弟妹是分内事,奶奶难道还见外不成。”

霜娘嘀咕:“你说照顾,可并没听说四嫂那里也有。”古来至理,不患寡而患不均哪。

“这不一样,”金盏笑了,“大奶奶嫁


状态提示:第113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