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逆水行周>第十四章 代购 续
沐浴,手上和身上能残留香气,尤其深受妇女喜爱,虽然销路窄了些,但依旧好卖。

香皂是怎么做出来的?这是个谜,但商贩们知道香皂的利润很高,投一文本钱进去,能赚回一文钱的利润。

这东西耐储存,远距离贩运不怕会变质,体积小容易携带而利润很高,单价也贵不到哪里去,对于小本买卖是再好不过的商品。

黄州香皂这么好,为何名气不大?

是因为一开始只有豪商们能买到,他们来黄州进布匹和书籍,香皂“只是顺便”进货,卖的又是有钱人,寻常百姓不太接触德到,所以容易被人忽视。

但现在产量增加之后,对小商贩来说是个很好的商机,便哪个乡下土财主都能买得起香皂,把香皂身携带,到乡下跑个来回就是本钱翻倍。

所以小商贩们最喜欢进香皂,奈何僧多粥少,每家店铺每日出售的香皂不够分,只能让商贩们排队购买,并且每人都有限额。

东西抢手,但能预订,官军将士有优惠可以提前半月订货,而一般的商贩必须提前二十余日,许多将士主动或者被动的为亲友来订香皂,张须陀是其中一个。

他籍贯弘农阌乡,先祖张温,为东汉司空太尉,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张须陀的曾祖张庆,曾任南朝齐国官员,后投奔了北朝魏国。

祖父张思,西魏中书舍人,周国建立后曾任陕州刺史、受封南阳郡开国公,父亲又在荆州做县令,所以他这一脉的张氏是在荆州南阳开枝散叶。

张须陀的归属其实就是南阳张氏,这可是南阳有数的大姓,既然是大姓,那么族人就多。

张氏一族人丁新旺,有的入仕当官,有的读书治学,有的务农种田,有的外出经商,或者是从军,张须陀便是其中一个。

他如今已凭着军功得授帅都督,离开虎林军进入府兵序列,品秩正七命,在家族之中已算佼佼者,所以提携族人是必然,其中一项就是在西阳城做“代购”。

所谓“代购”,就是借着地利之便,帮远在荆州的亲朋买西阳城里各种货物,因为他们可以在穰城将货款汇到黄州,所以张须陀在西阳帮人买东西也很方便,

堂堂南阳张氏,居然还得靠人“代购”才能做买卖?

当然不是,南阳张氏的主支,自然有能力组织人手到黄州西阳做买卖,可那些旁支远房就差了些。

祖上都是一家人,可是总会分亲疏,张氏旁支的许多人没能力组织商队从西阳贩货,但分一口汤总是想的,所以张须陀伸出了援手。

贩卖香皂适合小本经营,基本上不会亏,但是要拿货就比较麻烦,所以张须陀享受的“优惠”能解决这个问题。

亲朋在荆州穰城把货款汇到西阳,他收到之后在西阳按清单买香皂,再找商会托运去荆州,全程下来张须陀几乎不需要费多大精力就能把事情办完。

举手之劳,他其实没打算从中渔利,不过托他代购的亲朋大多知道人情世故,货款里总会多出一些“辛苦费”。

西阳城热销的是布和书籍,但要大量进货才能赚大钱,许多人拿不出太多的本钱,所以别处做不出来的香皂,对他们来说就是条大财路。

张须陀光靠“代购”所得辛苦费,居然把家里日常开支都解决了,这让他颇为心动,所以现在就带着媳妇“入行”。

每隔几日就在柜坊、商铺和商会之间走动,花个半日时间就能挣得些辛苦费,一个月下来扣除家里日常开支还有得剩,何乐而不为?

张须陀夫妇细细点了一遍香皂,确定没有破损、数量无误之后,一手交钱一手拿货,仆人把木箱放上推车,在张须陀的带领下向着黄州商会前进。

“如何,简单吧?”

张须陀问道,见着薛氏点点头,他正要补充几句,却见好友刘葫芦领着媳妇走了过来,身后也跟着辆推车,看起来行色匆匆。

“葫芦,你也来了?”

刘葫芦如今调入西阳王府卫队任中尉,见着张须陀打招呼,他点点头,扯着媳妇快步前行:“阿果,稍后再说!”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代购 续--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