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科幻未来>民国大文豪>第二百九十一章 那一段法兰西岁月
1871年的巴黎公社。

在这样一个国度里,各种社会思潮泛滥。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前来巴黎求学的中国学生。

他们在法国的工厂打工,忍受着资产阶级的剥削,极为痛恨资产阶级制度,于是就容易接受革命理念和马克思主义。

这或许是法国政府和蔡元赔等人没想到的事情,他们无意间造就了一批革命斗士。

在华侨协社院子里的草坪上,林子轩看到人群中不少似曾相识的面孔,这些人回国之后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想想都让人感慨万千。

“林先生,说些什么吧。”那位四川口音的青年提议道。

这时候,林子轩已经猜到这位青年的身份。

此人是留法学生中一个团体的骨干成员,在五卅惨案后,他在巴黎组织和参与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游行声援活动。

在后世,更是改变了整个中国的人物。

林子轩想了想,就把在美国提出的“中国梦”和在英国对五卅惨案的演讲结合起来。

他认为中国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历史转折点,中国民众发出了沉默已久的怒吼,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达到了高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将开始。

这一切都要从我们这一代人做起。

他希望在法的留学生能够回到中国,参与到这场轰轰烈烈的社会大变革之中。

最后,不知道谁先唱起了那首《我的中国心曲在留学生中广为流传。

这批留法学生差不多是1920年前后来到法国,五年时间过去了,他们在法国经受了诸多苦难,更为想念祖国和家人。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当林子轩在法国的时候,国内的思想界展开了一场有关“联俄仇俄”的大讨论。

这件事的发起人正是回到中国的徐至摩,他那篇讲述苏联境况的《欧游漫录》成为了这次大讨论的引子。

1925年10月,徐至摩接任了《晨报》副刊的主编工作。

一场关于“联俄仇俄”的大讨论就在徐至摩与刘勉济的发起和组织下展开了。

由于这场讨论所探讨的是中国将来的国运问题,所以引来大量思想和文化界名人先后加入其中,表达自己对苏俄问题的认识。


状态提示:第二百九十一章 那一段法兰西岁月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