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高门嫁>第062章 相亲对象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在瑶池过生日,因群仙祝寿,心中高兴,多饮了几杯琼浆玉液,倒在玉床上酣睡起来。

醒来一看,侍奉她的九个仙女不见了。原来,那九位仙女乘王母酣睡之机,相偕偷离瑶池,驾起祥云,下凡到人间游玩去了。

她们降在一座大山前,但见层峦叠嶂,峰峦耸翠,花艳蝶飞,泉壑幽美,芳心甚喜,便在山中住了下来,一夜之间,山上出现了一片瑶台琼阁。她们一边修练道行,一边为当地乡亲治病,引水灌田,栽培枣梨杏柿,竟至乐而忘返。

王母娘娘探得清楚,迫令他们返回仙界,但仙女们留恋人间,众乡亲也难以割舍。王母大怒,长袖一挥,九位美丽的仙女便化为九座山头,长留人间,而“九仙山”之名却流传了下来。

玉喜听吴嬷嬷讲起这个故事,她倒没怎么注意九位仙女,只注意到了王母娘娘。好像王母娘娘在很多神话故事里都是恶毒女配啊。

牛郎织女她划了银河,七仙女中她抽了小七仙骨,而九仙山,又是王母把漂漂仙女变成了石头,还有沉香他娘……

好像不是已经拆散了情侣,就是在拆散情侣,或者正准备拆散……

玉喜坐在车上,悄悄掀开帘子,从缝隙中望过去,九仙山至山腰以上皆有云气,从几十里外的远处眺望,但见山隐云中,神秘缥缈,云蒸霞蔚,烟笼雾罩。山体峻拔,古木参天。此时正是夏秋交季,气候凉爽宜人,湿润的空气玉喜仿佛还能闻见花果香气。

听吴嬷嬷说,这山上有孔子石,酷似孔子行教像。所以每年三月三和九月九,孔家的人都会来登九仙山,一为踏青踩秋,更重要的是来祭拜孔子石。

才到了山脚下的簸箕掌,玉喜她们便下了马车,坐上坐上坐上竹轿,一路往上直行。一会儿工夫,便来到九仙山山庙门口。北行不远处,有一条宽约五十米的涧溪,溪上架有一座九孔石桥,名叫“通仙桥”。

孔老夫人进庙拜拜,玉喜晓得这拜神,一拜就要拜好长时间,想着有点无聊。但她也不敢说什么,还是孔灵仪最不爱热闹。央求老夫人,让她们出去溜一圈。

这山,反正因为衍圣公府要来,早就清理了闲杂人等。山下的路还有人守着不准上来。严格说起来,其实是衍圣公府包了这座山……

包了……一座山……

玉喜外祖母拉着玉喜,笑着道:“阿醺,老夫人和外祖母要听大师讲道,你小姑娘听不懂。还是跟着四姑娘她们去玩吧。”

临出去,外祖母还说前头桥上景色最美,溪流清澈,里面还有五色锦鱼。

五色小鱼?难道是热带鱼不成?那她一定要去啊!

她虽然跟着明宏出过门,但是,这小姑娘们自己出门玩耍和跟着父母出门玩耍肯定是不一样的。她又是个爱旅游的,自然不能放过这个好机会。

于是,顺应大流,玉喜从善如流跟着出来了。

付秋芳也跟着她出来,两人往九仙桥上走。桥北的有两个山岭,叫“大背岭”和“二背岭”,地势很像人的脊背。

“这两岭之间是长长的谷壑,有个很幽雅的名字,金银花沟。谷坡遍生金银花,春夏开花的时候,漫山遍野都萦绕着微微清香。开花时,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颜色变黄,故名金银花。”

玉喜点点头,她见过金银花,开花时确实挺好看,翠绿茂盛的枝叶上摘下炒过,可以泡茶,清热降火气。可是表姐说这个做啥?想种金银花,自己发家致富?

“金银花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付秋芳手搭上桥栏,一个一个抚过这些栏杆,小心翼翼。

“鸳鸯藤?这名字……”好矫情啊!

什么都要和情情爱爱扯上关系,可在她听来,还不如金银花三个字简单明了,形神俱到。

果然,她就是个苏不起来的小阿斗啊!

“表姐,咱们往前头的黑龙潭去瞧瞧吧,外婆说那里有五色小鱼呢!”她还是对五色热


状态提示:第062章 相亲对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