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又拿到李晋江和王珏分别写来的信,才敢相信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李氏族长当场拆开李晋江的信,见信的内容都是报喜和对老师的感激之言,他毫不避讳地当众念起信来。那些不明所以的围观者,也从中得知了李晋江封爵的原因。包括李氏族人的所有人在内,都不可思议地直咽口水,这样的理由也能给封爵?果然,有个好老师就是前程的保障!

“好呀!咱们晋江争气,涟水县李氏终于出个爵爷了!”李氏族长念完信,又忍不住感叹着。他可不管孩子咋封的爵,重点是圣上肯给,并且爵位已经到手了。

李保忠虽兴奋,也还是有些尴尬。他幻想着儿子能写出什么著作,就类似史籍之类的东西,没想到却还是因为话本。别怪他有偏见,话本历来属于杂家,只供人平日消遣罢了。

这种时候,心思细腻的娘子们也有出场机会。李晋江的娘李梁氏见李保忠眉头微皱,就能猜测出他钻的什么牛角尖。不想在这样的大喜日子跟他吵架,李梁氏转移话题道:“族长,咱们是不是该开祠堂祭祖呀?”

李氏族长闻言一拍脑门,“你说的对,咱们这就去做准备。”说完又对围观众作揖道:“我家欲摆流水宴,到时还请大家来凑个趣儿。”

瞧着他说得谦虚,围观者们连忙应道:“那你们可要破费了,大家都想沾这喜气呢!”

见李家人去忙乎祭祖的事情,刚才的围观者哗啦一下散开,都忙着去通知乡亲们这一好事。就在这个时候,又几匹快马来到李家,这次送信的人更狼狈,谁让王珏催得急呢。

这回连周志都心里一哆嗦,怎么他前脚到后脚就又有人来了,难道出什么变故了?李氏族人见周志也疑惑,送信的人又忙着站那喘,一个个急得不行。李保忠想着,若封爵之事不成,这人可就丢大了……。

“王县伯让我来送两封信,说是大急事、大喜事!”

只要是喜事就好!李氏族人安心的同时又好奇起来,封爵已是喜事,王县伯应该不至于让两拨人通知同件事情,那又有何喜事?李氏族长迫不及待地拆开李晋江的来信,见信封内是厚厚一叠纸,前两页都是问候,再往后都是感激,罗嗦半天也不说重点,只得将王珏的信递给李保忠。

这就是礼仪问题了,自家孩子的信他们做长辈的谁拆都一样,王珏点名写给李保忠的信,李氏族长就不好代为拆看了。李保忠也不矫情,接过信后连忙拆开细细读起来。好在王珏这人办事素来爽快,没李晋江那么罗哩罗嗦的,信上直入主题就是聊亲事。

李保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长孙尚书要把嫡女许配给他家崽子?!王县伯肯定不可能拿这样的事情开玩笑,难道是长孙尚书喝多了?不是他瞧不起自家孩子,这亲事绝对算高攀中的高攀。

最先忍不住的是李梁氏。她过去抢来信交给李氏族长,而后定定地看着他。没法儿,咱不认字,赶紧给念念吧。李氏族长越念眼睛瞪得越大,好几次都想停住再看一遍信,瞧瞧是不是自己眼花了。

李梁氏听得信的内容,直念太上老君保佑。一天接到两个大喜的事情,心脏不好的都得受不住。李氏族人先是一顿感慨,而后跟李保忠确认道:“大兄弟赶紧想想,咱家晋江从小到大可没定过什么婚约吧?”

他们问这话自然不是指白纸黑字那种,而是某种时候有没有说过玩笑话,怕因这个生出波折来。李保忠想了一会儿,说道:“肯定没有,晋江小时候淘气着呢,而且十里八乡谁不知道他最爱哭,我就说想说也张不开那嘴呀!至于往后更是没有,他自拜得王县伯为师,他的婚事我就不敢随意安排了。”

大家听后皆展颜,“如此就好!今日真是双喜临门,这祭祖得大办,摆席也得按原来的计划翻番。至于王县伯说她出聘礼以咱们共同的名义去送,你们怎么看?”

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都知道王珏是好意,能说出这样的话也是跟他们不外道。不然,古时的讲究多着呢,这样的好心很容易被人误


状态提示:163.李家上路--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