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拿出来。

房玄龄:“颇有创意,这下可有热闹瞧了。”放下书,找几个好友去西市听听八卦。

尉迟敬德:“不会真有此事吧,怪道小白脸也能成为军神呢!”好想现在就动身去芒山。

好些武将意动,所有文臣等待看好戏,李世民则是举棋不定。李m的新书到底写了啥,搅动了大唐官员们的神经呢?咱们走进《兰陵王面具》的故事看一看。

北齐文襄帝高澄有六子一女,其第四子高长恭面柔心壮,音容兼美。因他长得不像文襄帝,众人猜测是随了生母。而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史书,皆无人知道关于其生母的消息。若说出身不堪,高澄有一子是妓子所出,难道高长恭的生母竟不如妓子吗?

容从高澄写起,他在东魏辅政期间,曾在一次狩猎中救得一貌美女子。女子说不清自己来历,高澄明知里面可能有诈,却还是因其美貌将她带回了府中。从起初的防备到后来的相恋相知,这本该是个美好的故事。谁知有一日女子竟凭空消失了,只留得一个面具说是送给儿子的。

由于起初对女子的防备,高澄将她隔离安顿,女子亦从不走出自己的小院。从此人出现到消失竟无人知晓,众人只知某日高澄凭空多出一子。

恋爱中的人脑回路容易受阻,被爱人离弃的更易钻牛角尖。高澄每每见到容貌酷似恋人的儿子都心情复杂,他选择了逃避,对这个儿子视而不见。其他人见此便把这种行为理解为厌恶,也因此高长恭的童年大多在欺辱中度过。

549年,高澄在等待东魏皇帝禅位的前夕被人所杀,由他的弟弟文宣帝高洋得到皇位,年仅9岁的高长恭又要面对人生的新变化。虽高洋不喜高长恭这样面貌的儿郎,可其毕竟是大哥留下的儿子,因此对他虽不如其他兄弟优厚,却也算不错了。

高长恭的生活平淡而安稳,在其成年后娶得荥阳郑氏女。又因其有才干,在朝廷的官位步步提升。源自时代的特殊性,朝廷不分文武都有可能会直面战争。

犹记得他第一次上战场,鲜血、血肉与尸首,使得年轻的高长恭面色苍白呕吐不止。又因他的容貌,常有将士再背后嘲笑他,此子是凭那张脸退敌的。

不想被人嘲讽,高长恭开始勤练武艺。为了不再让人拿容貌说事儿,在一次战争中他戴上了母亲留给他的面具。虽对生母印象模糊,他却觉得戴着母亲留下的面具让他更有安全感。

就在高长恭险些被敌人所杀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感到面具在发烫,随后身体竟不受自己控制武动起来。他因那一战开始得到簇拥,而他本人却差点吓得魂飞魄散。

从试着再碰触面具,到平日练武时也带着面具,终于在他的努力练武和诚信交流下,面具中的武神主动与他搭话了。高长恭母亲的故事竟似七仙女一般,这个通过面具跟他交流的武神则是受过其母亲的恩惠。

如果故事中的武神只是附身帮人征战,相信并不会有太多武将动心。毕竟他们一路都是靠自己打拼赢得今日地位,每个人都对自己有着强大的自信。

李m却是这样写的:前期武神经常在危险时刻附身来帮助高长恭,直到高长恭学得武神教他的绝世神功,这种情况才渐渐发生改变。高长恭后期学有所成,那个武神已经很少出现了。

武平四年,齐后主高纬遣使者赐毒酒给高长恭,他带着妻子饮毒酒而亡,随后被天上的武神接走当天将去了。皆因他是武神弟子,习得了那只有天将才能学的武艺。高长恭升仙并未带走面具,而是在天上等待有缘人来成为他的弟子。只是他本人没想到,他的追随者们竟然将面具也带去了藏金的山洞中。

对脑残粉来说,熬夜也要看完偶像的新书。也因此,就在大臣们白日忙着看书的时候,早有百姓在城内将李m的新书讨论开来。

有那聪明的客栈、酒肆老板,纷纷请来说书先生在店内讲,生意也确实火爆起来。可不是人人都买到书了,好些脑残粉为了知道故事内容只能来这些店内消费。

房玄龄找


状态提示:第125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