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玩明>第313章 北进运动
业生产需要丰富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而蒙古高原就是一个羊毛产地,只要圈起來养羊,就能产出大量毛纺业所需的羊毛。

当然,此次北进运动非一朝一夕可功成的,其间不但要驻扎军队保护牧场和百姓,防止鞑靼人反扑,还要在牧场上修栅栏筑城镇建铁路,以此加强对草原的控制。同时,为了防止牧民胡化并闹分裂,公民教育和爱国教育也要跟上。

其实,游牧民族之所以桀骜难驯,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是部落制的,一个部落族长拥有绝对权威,族人只认族长不认国家,唐朝时期就收拢过很多游牧部落,可是不久之后就叛乱无常,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人沒有国家归属感。

为了避免出现唐朝那种混乱局面,万磊一般不会收拢蒙古族,就算是他们主动來降,万磊也会把他们打散了与北进的牧民杂居,并“硬性”规定所有牧民都要接受学堂教育,而适龄儿童全部要接受中小学教育,以培养公民意识和国家归属感。

三月二十日,北伐军就传回捷报,第一集团军三万精骑在沙井一带与鞑靼首领鬼力赤所部的五万骑兵相遇,周天笀借助火炮的辅助,在战场上占据主动,双方激战一日,鞑靼部力战不支,全线溃退。北伐军乘胜追击,斩首两千,俘虏近千,更缴获了大量牛马。

北伐军首战告捷,一战就控制了南部草原,而周天笀沒有冒进,而是分兵屯驻,开始用稳扎稳打的蚕食战略。

与此同时,万磊一面派人去划分草场,一面向社会公开出售这些草场。为了鼓励百姓北上牧羊,几十公顷的牧场,卖价只是象征性的一银元。那些家贫买不起羊的,政府还无偿提供十只种羊,甚至还许诺养羊给补贴,每一百斤羊毛给一银元的补贴。

如此多的优惠政策,一些刚刚加入北平行省,相对穷困的百姓都心动了,他们虽然知道北上牧羊有危险,不过在巨额利益的驱动下,他们还是愿意冒这一把险,一些官兵也抢着认购牧场,毕竟土地是恒产,囤积牧场也算是一种投资,为此万磊归定,每人只能认买一份,以免一些人大量囤积牧场却抛荒闲置。

与逐水草迁徙的游牧民族不同,这一批新來的牧民其实是定居的牧场主,牧场是固定的,彼此之间沒有界限之家。而牧场划出來了,还会围上铁丝网作为边界,以防狼防贼,不过这些都牧场主自己的事了,万磊只会平价提供铁丝。

另外,那些需区是不会出让的,万磊还指望着以后在需区上建立大型需业基地呢,而平辽铁路开通之后,就开始重点建设平蒙铁路,连接各需区基地,并以此加强对蒙古高原的控制。

正当万磊忙于攻略蒙古之际,明朝廷却陷入了一片争论之中,而争论的主題是要不要师“夷”官集团都觉得应以和平发展为主,主张与北平军停战,并暗中偷师其长技,用以增强自身的实力。

而以秦王谷王为首的勋贵集团则主张联合鞑靼部,进攻北平军,拼死把北平城抢下來,那就什么都有了,也用不着师夷制夷了。当然,秦王谷王等人之所以有此提议,也是有私心的,因为北平行省地处北方,如果攻占了,最得利的不是朝廷,反而是秦王。

而秦王对北平行省的觊觎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他早就幻想着鸠占北平行省,借用北平强劲的“国”力与军力,再一举南下“竣难”,抢夺那高高在上的皇位。

这样吵吵吵了十几天,都沒有一个定论,不过到了三月二十二日,朝廷终于不吵了,因为鞑靼部被北平军大败的消息已经传來,联合鞑靼部共讨北平军的计划成泡影,师夷制夷派开始占上风,建文帝也最终下定决心,先和平发展。

这不,三月二十八日,和议之后的第一支使团正式入驻北平城,而这支使团还以礼部侍郎董伦为大使,并负责主持“偷师”事宜。

其实,董伦上次來谈和议的时候,就开始偷师了,并把北平城所用的中小学教材都舀回去让人研读,不过这越读就越是一头雾水,所以不得不花钱找人教,请了几个“家教”之


状态提示:第313章 北进运动--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