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我们曾经邂逅在爱情>妈妈知道的故事(三)

把祥和的时光留给许久不见的母子俩,文素默默地退到一边,开始张罗起晚饭。在和儿子闲聊之际,白梨花也在不时的打量着文素这个孩子,很专注的沉浸在自己事情上,认认真真的张罗着晚饭,心无旁骛。倘若是有心计的人,自然是不太专注自己手头的事情,必定想听听他们母子说些什么,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得到线索,以便迎合自己;那样的小聪明就正中下怀,反而适得其反,白梨花肯定觉得这孩子在人品就不可取,必定一票否决;可文素从头到尾,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不打扰他们母子闲话家常,可见心性是个纯善的孩子。

“阿素很好吧,妈?”

白梨花将目光放向端着米清理石子的文素,一股笑意在嘴角凝聚不散,久久不能给予小儿子苏正回答。好不好呢?可能是看过了以后,就更加为难了,自己此行是为了什么呢?嘴角的笑容平添了一分无奈。

身旁的苏正渐渐收起了先前的灿烂,开始认真确认起母亲的态度,久久没有回应,让苏正开始感到忐忑不安。

“妈,难道你不喜欢阿素......”

“莫慌,看看再说吧。”

知子莫若母,白梨花岂能察觉不到儿子想说什么?看看再说,不过是缓兵之计,其实白梨花心里也是没有底。原以为可以快刀斩乱麻,只是没想到儿子比自己想象中陷得深;而最关键的地方,文素这个孩子也不是没有半点可取之处,至少白梨花第一印象对她很好,中规中矩的女孩,很是气质。

一片山雨之中,袅袅炊烟从竹楼升起,在这阴霾天气中有了生气。坐在灶门前的苏正,抿着一抹蜜笑细致的照看着灶火;文素则在大锅前,忙着切菜,拌料,炒菜。火候不够,文素就提醒苏正加把柴火;若是火候过了,文素就唤着苏正松点柴火。白梨花静静地坐在不远处的竹椅上,看着灶门前小儿子被映地忽明忽暗的脸,满满是一种满足的甜蜜,透露着执着的认真。

该拿他们怎么办呢?白梨花茫然了。

想得失神之际,白梨花没发现小儿子什么时候已经蹲靠在自己跟前,拿着一个刚从灶火里烤好的芋头,不断地呼着自己被烫的手指,细细剥去芋头那层烤地黑黑的焦皮,直至露出嫩白黏滑的芋芯,捧着一拢讨好的笑容将芋头递到白梨花嘴边。

“白女士请享用。”

儿子呼了呼,担心那烤好的芋头太过烫嘴,不住的吹着;那眼角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调皮,让白梨花感到心头暖暖,是儿子对母亲无声的孝顺,自然而然的感动。咬上那已吹凉的芋头,香滑纯美的味道,白梨花一辈子都找不回,也一辈子都难忘记......

一桌简单的饭菜,一桌满满的情谊,吃饭看心情,即使粗茶淡饭也香,心诚就好。用过晚饭后,母子又闲聊了些许的家常,外面的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白梨花也想起身回招待所;文素点了盏桐油灯罩上牛皮纸,做成一柄简易的灯笼,陪着苏正护送白梨花回去。

下过山雨的初夏夜,空气格外的清新爽朗,四周知了、蛙叫声此起彼伏的交映着,如一曲天然无修饰的演奏曲,在这静谧的环境中一点都不显得聒噪,反而了映衬了那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苏正挽着白梨花,不时分享着他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开心的,烦心的,为难的......那些平平淡淡的话语,像一颗颗味道不同的糖粒,有酸有甜,白梨花细细的听着,咀嚼着,时不时也帮小儿子解答着他的疑惑,先前一颗踟蹰的心也渐渐随着这份安宁平定下来。

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在苦痛中成长着,寻找着我们遗失的平淡,进而转化成一份知足的快乐。白梨花不时看着在前头不时拿着镰刀将路边的野草割下来,铺在过于泥泞的乡间小道上的文素,她无声的体贴,温暖了白梨花;在这段相处的时光中,文素从不贸然的插入他们母子的对话之中,原以为是这孩子人前寡言,但在观察中白梨花渐渐地明白,文素是自然的把自己当做亲人般看待着,像其乐融融的一家子,没有什么遮掩地在自己


状态提示:妈妈知道的故事(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