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鹞子翻身>第二十章

有一个人没有被戏麻醉,他就是县委组织部的姚副部长。

饰演苏三的女演员嗓音清亮甜美,唱得声泪俱下,剧场里鸦雀无声。但是,姚副部长一个字都没听进去,脑子里全是刚才发生的事,以及他到西桥乡来参加党代会后所听到所看到的事。他亲眼目睹了金书记的所作所为,听到了一些干部对金书记的议论,也听到了一些人对刘副乡长和徐雪森社长的反映。他的职业习惯在内心呼唤着他的责任心。他坐不住了,趁第一幕戏闭幕,假托去方便,向金书记告了假,离开了院场。

天,依然很黑,厚厚的云层遮住了月亮,偶尔有几颗星星顽强地从云层后面露一露脸,霎时又不见了。风也比刚入场的时候大,气温低了许多。四周空无一人,但总感觉黑暗的外层有无数人包围。身后的器乐声越来越微弱,演员的嗓音越来越凄惨。远处传来几声沉闷的狗叫声,撕开了死寂一般黑夜的口子,给这黑夜增添了几分恐惧。

姚副部长急急地走着。他要赶回乡里给他安排的招待所去,打电话将自己的看法想法向担任县委常委的部长汇报。

他反复地权衡自己的想法看法。对金书记,他考察过多次,工作能力、资历经历、文化水平、原则性和组织观念等等这些方面应该说得过去,尤其是生活作风和财经纪律是过得硬的,符合县委对基层一把手的要求。但他的工作作风,特别是民主精神太欠缺,“一言堂”、心血来潮、简单粗暴的情况比较严重,基层干部反响强烈。这些情况他今晚就看见了。这会挫伤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一旦他的独断专行是错误的,那就十分危险,会给整个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党的形象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

西桥乡召开党代会,要换届了,县委已经研究并通过了新一届班子的方案。如果按照原方案成立的班子,仍然是金书记一人说了算的班子,不但难以纠正以前的状况,还会纵容和放大金书记独断专行的作风。但是,如果现在把金书记拉下来,一是他没这个权力,二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接替,另一个方面是不能因为工作作风有问题就把一个干部一棍子打死。目前最好的办法是调整班子结构,往新班子里“掺砂子”,监督“班长”的行为,制约权力的运行。那么,这“砂子”由谁来担当?谁最合适当“砂子”呢?既要考虑当前,班子的稳定;又要为今后着想,培养接班人。

刘副乡长!此人有文化,年纪轻,遇事稳重,办事灵活,善于团结,就是有点和稀泥的好人主义。但这个班子里正需要这样的“稀泥”做黏合剂。可以让刘副乡长兼任党委副书记,弥补金书记头脑发热决策容易出偏差的可能,同时作为下届书记的后备干部培养。

还有徐雪森同志。这个同志的工作责任心特别强,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在全乡所有社长中是首屈一指的。最为称道的是他的原则性。虽是新党员,可他没有有些同志那种唯唯诺诺唯上级是从盲目执行的奴颜婢膝。针对这个乡的特殊情况,要专设一名督查委员,改变“一言堂”、防止一边倒的局面。徐雪森是最好不过的“砂子”,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可以让他进班子,担任不驻乡兼职的党委委员,同时作为接班人加以培养和考察。

一个改变某些人命运的决定就这样轻飘飘地在瞬间诞生了。

姚副部长的这些想法是一个大胆的全新的方案,很大程度上推翻了已经县委通过的方案,他必须向县委报告,征求一把手部长的意见。

乡里通往县里的电话是要通过乡的总机转接的,而且,传输能力十分差,姚副部长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拉高喉咙声嘶力竭地一字一顿把话说清了讲完了。县委常委部长稍作思索,询问了几个节点,同意了他的方案,并说书面的决定明天派人送到,届时由他代表县委传达。

为了防止通话的内容泄密,姚副部长在进屋后就将门窗关严,而且检查了周围有没有闲杂人员。所有房间黑灯瞎火,整个招待所静悄悄,连树上掉下的树叶落地声都


状态提示:第二十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