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鹞子翻身>第十七章

日子在煎熬的等待中度过。年初四、年初五过去了,到年初六的早晨,西邨的父亲还没有回来,西邨母亲再也按耐不住了,一种不祥之兆袭上心头:该不会出了意外吧?遇上袭短路的歹徒了?这年月虽说是解放了,天下太平了,也难保有图财害命的啊!去年茅屋北面‘山字型’土岗的藓萪岗里就有个被剥得赤条条的人死在里面,肯定是遭遇上打劫的了!可他爹身上没带多少钱呀!是不小心掉到河沟的冰窟窿里了?不可能呀,他爹会水的,不至于吧?是犯了病,走不脱,住在朋友家了?也不可能。按他爹的性子,即使犯了病,就是爬也要爬回来的,何况出门已经整整五天了!

西邨母亲胡乱地猜测着。耽有心事的人,总会往坏处想,可又不希望坏事发生。她想去窑山找,可是,百十里路呐,自己去了,家里四个孩子怎么办?让西邨去,孩子太小,这么远的路,那不是要再搭上一个嚒!天茫茫,路遥遥,到哪儿去找啊?说不定他爹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也许他走的是另一条路。通往窑山的路不止一条,如果去找,说不定走岔了。

西邨母亲急得团团转,拿不定主意。如果他爹真的出了什么事,那这个家就彻底毁了!别说是把茅草房翻成砖瓦房,只怕是连活下去都成问题。他太爷爷过世,把家里的米、面吃个底朝天,去冬以来卖鹞子的钱也用个精光,还欠着丝丽家的纸烟和香烛钱,欠着临村豆腐坊的豆腐钱,欠着杂货铺的酒钱、油盐钱,陈年旧账的牛债还没有还清;马上开学了,西邨和他大妹的学费钱还没有着落。

西邨娘果断决定把太爷爷身后的草房出让给本村一户唐姓人家,换来几块钱抵债。如果他爹能够安然无恙回来,多卖上百十只鹞子,先把二个孩子的学费凑齐了,其它的慢慢再说,也还来得及,可眼下,嗨,他爹,你究竟在哪里啊!

真是度日如年啊!

等待仍得过日子。西邨没有受他母亲的太多影响。他听到老公鸡打鸣,照常起床,听从小凤爷爷的教授,跑到西村的井边去练功。按照爷爷讲授的要领,左十六、右十六,先左后右,握紧小小的拳头,击打青石井栏的内圈;然后,蹲下来,气沉丹田,用脚背击打井栏外圈。尽管拳头和脚背隐隐生痛,他还是咬紧牙关,坚持练。这一套做完了,再练习呼吸和奔跑。

功练完了,西邨赶忙赶回家。

“娘,该不会是爹去上海做大生意了吧?”父亲在西邨心里的形象很高大,西邨没有他母亲那么多担心,看到娘坐立不安,端着盛着北瓜的碗发呆,目光呆滞,劝说道。

“孩子,娘知道你是宽慰娘的,”母亲抹着挂到腮边的泪。“他说好是去窑山的,推着独轮车走的。再说,就算半路上与朋友结伴去上海,这过年过节的去上海做什么?就是真的去,也会让人捎个口信回来,不会不声不响走的。”

“又有人请爹送信或者要求帮忙了?”西邨猜测说。

“现在解放了,还送什么信嚒!”西邨母亲放下手里的碗。“帮别人的忙倒是可能的。但是,这大过年的,有谁家忍心拉人帮忙呐?”

“娘,别担心,爹不会有事的。吾明天照常去卖鹞子。”西邨把母亲放下的碗送到她的手里。

“鹞子不多了,不值得你出去一趟。”母亲端着碗,却没有动筷。

“哎,娘,你听,好像是车子的声音,是爹回来了?”西邨竖起耳朵听了听,感觉真有独轮车碾压冻土的声音,立即跑出门外。见父亲推着满满一车竹子左右摇摆着走过来,激动地大声喊道:“娘,是爹!爹回来了!爹,你把娘急死了!”

西邨母亲急忙走到门口,看见丈夫真的回来了,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脸上有了喜色,却连忙返回后厨灶间,往灶堂里添柴生火。

徐雪森吃力地把独轮架子车停在门口,感觉门前环境有些异常,不禁疑惑地到处张望。

“爹,太爷爷去世了!”西邨看出了父亲的疑惑。

“啊,几时的事?”徐雪森惊讶地问。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