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陪我种田去>第95章 猪形荷包

家中只有两人和一条狗,在大过年里稍显冷清却不感到寂寞,数日以来两人足不出户,终日躲在被窝里,或亲热亲热,或说说体己话。那大黑狗竟也舍不得离开半步。

说道大黑狗,不由想起从李家乘车回来那日。

少食了三四餐的小黑饿得奄奄一息,又趴在那门前苦苦等待,这大冷天甭提多可怜。两人推开门见之,也是心痛不已,忙去升火,独独给小黑煮了一大顿肉。

那小黑饱食后,或是心里委屈,竟然不理会人,只顾把自己缩成一团,发出呜呜呜的哽咽声。使得两人又多了分愧疚。

梅蕊暗自抹了把心酸泪,摸着它后背的毛,承诺以后不会再饿着它。而孙少恩不顾在过年期间的禁忌,摇摆着身体在高墙下挖了个小黑身形大小的狗洞,即便以后她们出远门,小黑也可自行出外觅食,不会饿成这凄惨样。

旧历年刚过,鞭屑残红还铺撒遍地,一声声爆竹震响,长天回荡。过了初八就到了元宵节的节点上。

花灯可以说是点亮节日气氛的最重要道具,因而新年的余兴未消,山河村的小孩儿就早早央求家里大人扎花灯。手巧的人家总会扎出圆的、方的、多角的花灯,式样繁多,新颖别致。手拙的,或是还在走亲戚不得空的,也舍不得花钱到镇上买,只会碘着脸求左邻右舍赏一个,到时再回礼一两个鸡蛋或塞给那家人的孩子几捧花生果子。

等到正月十五夜里,每个人就会提了自家做的最漂亮的花灯,点上蜡烛,跟着队伍在村子里走上一圈儿,场景非常壮观。

外面吵吵闹闹,孙少恩知道了花灯这一回事,亦来了兴趣,忙问梅蕊是否也需要扎一个,并准备上后山砍些竹子回来。

那日应染坊李家邀约,必定是赶不及村里的灯会,这花灯自是用不到,梅蕊琢磨一番便说不用了。

见媳妇无心做花灯,情绪高涨的人难免低落,孙少恩将早握在手里的镰刀放回原处,跟梅蕊说一声到别家去瞧瞧,兴许还能学一学如何扎花灯,今年不做,明年、后年总有机会做的。

日日宅在家,再不出门就要闷发霉了,梅蕊也随了她去。

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那春风摆动杨呀杨柳梢。三月桃花开,情人捎书来,捎,带信信,要一个荷包袋。

自那人消失在大门后,梅蕊操起针线、布料,描红绘绣,凭借着精湛的刺绣技艺,把对那人的情意、爱恋、思念都绣成荷包,再送给那人。

一个小小的荷包,寄托了缠绵无尽的情意,它美丽而又纯净,含蓄也又明朗,是女儿家的秘密,是代表人类共同的感情,富有民俗象征意义的精品。怪不得自己的钱袋被缴了去后,那人会如此生气,会伙同小虎子教训那差役,岂知赔了夫人又折兵,到头来害自己一头秀发被烧。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年的尾声,又是过年的又一个高*潮。所以梅蕊在十五日这天清晨,天未亮时便起床,将自己穿得严实,又把早早藏起来的荷包塞在还睡着那人的手中,想来是老夫老妻,竟羞于将这意义非凡的小东西当着她清醒时候交给她。

如怀春少女将定情信物送给心爱之人般,梅蕊神情忸怩,急急的出了房门,去了厨房。

元宵节少不得要吃象征着合家幸福、团团圆圆的汤圆,梅蕊忙着打馅、蘸浆、上筛子,在大个的笸箩里摇呀摇,忙个不停,那丝丝羞涩也被摇没了。等锅里冒起了热气,又顺手将汤圆下到锅里。

前一天便被告知今日有事要忙,孙少恩也不敢赖床,在梅蕊看着锅里汤圆浮浮沉沉时便醒了过来,随即握紧拳头伸懒腰,岂料不知抓了何物,先是一惊,忙伸到眼前一看,原来是个荷包。

细细端详,手感、样式都很合她心意,迫不及待得打开一看,又是一喜,里头是两绺纠缠着的头发,毋庸置疑,有烧焦痕迹的是她的,柔顺乌黑的肯定是梅子姐的。想到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孙少恩心里乐开了花,顾不得穿衣,跃起床跑了出去,喧嚣着倾诉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她有个媳妇送的荷


状态提示:第95章 猪形荷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