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高科技军阀>(五百八十八)晴空霹雳
p>

1937年,因研究成绩突出,冯天明又被择升为拜科努尔火箭基地的技术主任他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杨朔铭在火箭武器研制方面,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支持,致使事半功倍、他还积极支持喷气式飞机的研制和使用,结果使中国空军和陆军航空兵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未雨绸缪的措施对现在战争进程的影响颇大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终于建成了布局有序、设备先进、力量雄厚的大型火箭基地由于开始投入巨大,中国政府的一些高级官员对中国发展火箭颇有微词后来,当看到火箭是强有力的战争手段时,火箭研制又简直成了中国政府的宠儿

中国政府在拜科努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到战争开始时,在这里工作的有4450人,其中包括9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由于谢浔在基地建设中表现出的组织、指挥才干,他被提升为拜科努尔火箭基地的总管,晋升为中将司令

中国的火箭研制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37年秋,在北海湾进行的h3火箭的发射试验3次发射都以失败告终这对整个试验基地,是一次不小的打击,专家检验结果:发动机工作正常,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控制系统设计出了问题经过大量模拟试验发现了h3火箭的控制系统的回路响应太慢,控制力矩大小,以及导线接点处的强度太弱等一系列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上述问题,又重设计了控制系统,并扩大燃烧舱的面积这样,型号的h5火箭出现了

1939年3月,h5火箭发射成功火箭升高到12公里设计者还别出心裁的为火箭设计了一大一小两个降落伞,发射后落到沙海中竟然可以再次或多次使用,这使得研制时间缩短了,研制经费也可节省下来这是一种绝妙的创,中国科学家由此发明了回收技术

h4火箭在1938年就已设计出来研制工作是借助于2火箭

“天狼星”t2火箭是由中国前大总统吴佩孚命名的取自中国宋代家苏轼的诗里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句

t2是一种威力大的弹道式火箭火箭全长16米,直径1.75米,有四片尾翼起飞重量16吨发动机推力32吨,能把1.5吨重的弹头送到400公里远,发动机熄火时度达到每秒2.2公里这种大型先进武器在当时堪称为“举世无双”

1940年6月30日,中国t2火箭进行试射取得了部分成功经过多次努力改进同年10月3日,第3次试射火箭按照要求爬高到80公里处,飞行到离艾兰河东北180公里的哈尼湖面上

对轴心**队来说让他们最没有办法对付的就是t2导弹,它可装在平板拖车上,能通过铁路隧道机动灵活的布置在任何一个角落但t2火箭精度较低,只

适于用来攻击象城市、港口等非常宠大的目标为了袭击小目标,中国人发展了一系列可传输指令的制导武器这些武器由操作手通过无线电波或控制指令传输线导飞向目标

1942年7月1日,杨朔铭在西昌火箭发射中心接见了谢浔和冯天明,并一起观看了t2火箭发射成功的纪录片、t2火箭及其运输车的模型杨朔铭看过后十分满意,指示优先安排和大批生产他甚至要求把t2火箭的弹头增加到5吨重几天后,冯天明获得一项殊荣杨朔铭授予他“名誉教授”的高级学衔

t2火箭研制成功后,冯天明等火箭专家并没有为胜利所陶醉他们又设计了射程远的h—9导弹和h—10导弹,甚至期望将二者组合成一种洲际导弹,其发射距离足以达到苏联欧洲部分的全境

2火箭基本相同但是,设计师给火箭增加了两个后掠式稳定翼它因此得名“有翼的t2火箭”导弹全长15米,直径1.72米,重15吨,弹头重1吨最大射程600公里发射时不要导轨,垂直发射当导弹升到24至29公里的高度上此时,事先调定了数据的陀螺仪控制石墨舵,使导弹进入预定航向,并以40度上升角继续上升到48公里的高度,度达到每小时6000公里,离发射时间不过1分钟此时,通过无线电指令关闭发动机,火箭依靠惯性继续上升到100公里的高度然后,再以每小时3700公里左


状态提示:(五百八十八)晴空霹雳--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